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为防止“有理者不获申,无辜者反受害”,规定司法判决生效后,犯人及其家属可以依法逐级申诉,从所属县,经州、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御史台、登闻鼓院,甚至可以通过专门机构直诉至皇帝。这反映出
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B.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司法实践严谨慎刑
D.专制主义不断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时,哲宗下诏:“初除转运判官、提举官须实历知县以上亲民人,提点刑狱以上须实历知州或通判人。”意即监司的官员必须有出任知县、知州或通判的经验。该项措施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各机构之间的制衡
C.能遏制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有助于提升监察官员素质、
3 . 汉水流域襄阳境内周台遗址和郭家庙墓地的周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与中原姬周文化遗存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
B.频繁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
C.分封制推动了族群融合
D.礼乐制度维系了等级秩序
4 .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019-01-30更新 | 8937次组卷 | 169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C.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2019-01-30更新 | 671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17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这里的“内”是指( )
A.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B.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
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得知他派出去寻访长生不死药的术士(韩众、徐市、侯生、卢生等人)逃跑,命令抓捕这些术士,术士们互相揭发,又牵引出460多人。秦始皇盛怒之下将他们处死,史称“坑儒”。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A.“焚书”直接导致了“坑儒”事件的发生
B.“坑儒”可能与历史史实之间存在差异
C.秦朝中央政府内部斗争激烈
D.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019-01-24更新 | 3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届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
A.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B.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
C.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D.内阁对皇权有效的制约
2019-01-18更新 | 102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黄仁宇在其《中国大历史》中写道:“汉朝创业之主刘邦是秦帝国里位卑职微的地方巡警官。他的两个丞相,萧何和曹参,曾任县级的小官僚。樊哙日后为大将,当日不过是屠夫。另一大将韩信寒微时曾一度乞食,黥布与彭越曾为盗。”对这一现象分析最准确的是
A.汉朝的选官制度致统治基础扩大
B.汉朝开启中国平民政治时代
C.农民战争基本上摧毁了世袭贵族势力
D.平民参政使汉代社会矛盾缓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