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乡品本是魏晋中正代表乡党舆论为士人评定的资格等级。一般认为,魏晋士人乡品的评定基于“先天”的家世和“后天”的德行。实际上,中正授予乡品,往往把“后天”因素融入“先天”因素考量。这一现象(     
A.导致了选举权地方化B.表明选官制度逐渐趋于理性
C.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D.体现出注重官员的文化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朝把全国分为36郡,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一郡之内辖若干县,设县令、县尉、县丞,一县之内分为若干乡,乡设三老、啬夫、游徼,乡之下有里、亭、邮等。据此可知,秦朝(     
A.机构设置繁杂导致效率低下B.注重机构间的分权制衡
C.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D.地方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3 . 汉代郡县中之郡守、都尉、县令、县丞、县尉等主要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免,其余各级地属吏由郡守、县令自行辟署,而唐代州县的各级官吏,上至刺史下至各曹参军等,均由吏部任免与调动,地方主要行政官员不再自行辟署。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B.加强中央政府权力需要
C.分化事权强化中央集权D.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2024-02-29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2023-11-09更新 | 226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7世纪以来,中国政制的演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士人不断地进入政府,二是文化深深地融入政治。两者共存于国家权力之中,使国家权力逐渐成为一种与文化合一的权力。这一演进主要是基于(     
A.君士共治天下局面的形成B.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不断发展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重文轻武治国思想得以落实
2023-10-30更新 | 76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西周实行这一度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B.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
C.形成开放的治理结构D.确立严格的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为加强皇权,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机构,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不断强化皇权。清朝进一步强化皇权,达到顶峰的史实是(     
A.废丞相,权分六部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C.南书房的设立D.军机处的设立
2023·山东潍坊·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的驿兼有“官旅”(官员旅店)和“邮传”(文书传送)两种职能;宋代时,驿成为单纯的官员旅店,“邮传”职能由新设的、较为密集的“递铺”承担。这一变化(     
A.提升了国家行政效率B.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
C.密切了各地民众联系D.促进了各地商品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朝永乐时期内阁“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阁臣品秩不过五品。仁宣时期,阁臣加官至三孤,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以后凡入阁者均相继晋各部尚书,嘉靖年间张璁“居内阁,则排六卿而成相之尊”。这表明内阁(       
A.政治地位提升B.成为法定机构C.具有决策权力D.有效制约皇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