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2021·河北·模拟预测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水浒传》部分引文

引文出处
嘉佑三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9891052年)。《水浒传》楔子
(宋江)清晨醒来较早,出来街上从县前过时看到了一盏明灯,仔细一看是卖汤药的王公来到县前赶早市,宋江撒谎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水浒传》第二十回
卢员外攻打东昌府,因遇没羽箭张清,吃了败仗。宋江前去助战,被张清用石子打中一十五员大将。《水浒传》第七十回
燕青和李逵入东京城看灯,两个手厮挽着,正投桑家瓦来。来到瓦子前……李逵定要入去。《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

从表中任意提取两条历史信息加以阐释。
2021-05-01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河北卷)02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钢编著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对各项政治制度追本溯源、因袭变迁,论述得全面系统(见下表)。

章节目录
第五章古代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先秦)中央行政体制的演进
第二节
第三节(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巩固与发展
第四节(宋元)三省制向一省制的转变
第五节
阅读上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和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并简要阐述。(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因袭变迁的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5-26更新 | 808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下表是南宋书院和进士数量分省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省份书院数进士数书院百分比进士百分比
安徽146954.41643.7410
江苏1823065.678212.412
浙江60390018.92720.992
江西101369731.86119.899
福建48452515.14224.356
湖北4331.26180.1776
湖南294419.14832.3738
广东202696.30911.4479
广西71872.20821.0066
贵州100.31550
四川1525254.731913.591
总计31718578100100

——摘编自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表格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且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它产生于一定的历史阶段,也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从下表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选择一定的角度(或政治、或经济、或文化)给予论证或说明。(论题观点鲜明、史实运用准确、条理清晰)
成语释义典故出处
挥汗如雨形容汗出的非常多,像下雨一样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强本节用加强根本,节约用度《·太史公自序》:“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耕耘树艺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
麦秀两歧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东观汉记》:“张湛为渔阳太守,开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欺。”
郑人买履讽刺了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市井之徒为俗语就是指混迹于市井的贩夫走卒。《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朝秦暮楚形容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长治久安形容国家、社会长期安定、太平。《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黄袍加身黄袍:也称龙袍,指古代皇帝的袍服。指政变后夺得政权。也指登上帝位。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北汉勾结契丹入寇,赵匡胤出师御之,兵次陈桥驿,在赵普、石守信等策划下,发动兵变,黄袍加身,拥立赵匡胤即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陈桥兵变”。
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小题大做小题:明清科举考试,以“四书”文句命题。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明·杨聪《玉堂荟记》:“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为范木渐所阻,迨苋以艰去,而成遂奏揭纷出,小题大作矣。”
金榜题名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骚人墨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唐·李白《古风》诗:“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汉·扬雄《长杨赋》:“墨客降席,再拜稽首。”

2019-05-17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认真阅读下表,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可以选择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中的任一发展线索进行论述。

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
秦朝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军功授爵制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察举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藩镇割据科举制
二府三司制集中军、政、财
通判、设转运使
科举制
中书省行省制度
废丞相
设内阁
科举(八股取士)

南书房

军机处

科举(八股取士)

●注意:以上中央官制、地方官吏、选官制度三列可以任选一列(必须一整列,即从秦朝到清朝的制度变革)进行论述,论述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三点;①该列制度从秦朝到清朝的发展趋势;②对该列制度所涉及的重要制度实施的原因进行阐述,至少阐述两个制度实施的原因;③对该列制度所涉及的重要制度进行评价(至少需评价两个制度,尽量进行完整的评价,例如该制度的利弊等),也可以对该列制度发展趋势进行评价;要求格式清晰,每项论述内容独立成段。

2017-12-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东厦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