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明朝内阁阁臣的品秩与职责变化状况。据此可知
时间阁臣品秩阁臣职责
明成祖五品讨论朝廷重大机务,供皇帝参考
明仁宗三品草拟皇帝诏令,有票拟之责
明英宗二品内阁首辅权力较大

A.君主专制逐渐削弱B.内阁取得了决策权
C.内阁性质发生改变D.内阁地位有所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汉代著名的政论家贾谊说:“秦灭周祀, 并海内, 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四海养。天 下之士,斐然向风。”该评价(     
A.是对秦始皇的贬低B.是对秦朝暴政的讽刺
C.是对秦统一的肯定D.是对秦朝制度的赞扬
2023-01-0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唐朝中后期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力运作更加一体化,皇帝逐渐走向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宰相逐渐纳入到政务裁决和执行部门的体系之中,宰相与君主的联系更多地作为“参总庶务”的政务官而不是“坐而论道”的咨询者。这变化表明(  )
A.中枢决策机制日益完善B.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C.官僚政治制度走向成熟D.宰相职权受到限制
2022-03-21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 表明说明类选择题-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4 . 从汉唐至明清,需要最高统治者事必躬亲的事务
A.日益增多B.逐渐减少C.保持不变D.说不清楚
5 . 北宋名臣包拯曾直接总管国计,应承四方贡赋之入,在边境上“置场和市”,设立收税的贸易市场,发展边境少数民族的贸易。当时他所担任的这一职位是
A.参知政事B.三司使C.枢密使D.丞相
2022-03-1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武王灭商后新分封的诸侯国领土大多“取之所灭国与隙地”,而对于原先存在的诸侯国则“抚而有之,与之相安而已,岂得易其疆界哉?”据此可知,西周初年
A.建立起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对存留的诸侯国控制力有限D.新旧诸侯国之间有互相牵制
2022-03-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乾隆十三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奏本制度,规定只准用题本和密折。到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又废除题本,统一使用奏折,规定:“内外各衙门一切题本,本属繁复……均著改题为奏。”据此可知,这种上奏制度的变迁
A.契合加强专制统治的需求B.成为清廷政治衰落的诱因
C.促使清廷公文日渐近代化D.规范了中央机构运行机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汉书·师丹传》记载,西汉末年,师丹出任大司空(御史大夫)后曾跟随丞相孔光等人上书“限田”,得到皇帝同意。然而“限田令”刚刚颁布,皇帝赐给一位宠臣的土地就将近法定限额的七十倍。这一事例反映出
A.皇权的非理性特征凸显B.群臣集议具有法律效力
C.私田逐渐得到官方承认D.丞相权力已被中朝分割
9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门下省所掌是一种副署权。每一命令,必须门下省副署,始得发生正式效能。如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命令便不得行下。”这反映了唐代
A.三省分工明确利于决策严密B.门下省的权力高于另外两省
C.门下中书之间是上下级关系D.部门互相掣肘导致王朝衰落
10 . 秦汉以来,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基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不仅是秦汉以来政治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在强化皇权专制的过程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中枢权力机构中,宰相权力的不断弱化直至废除丞相制。同时,皇权专制政体所实行的是“人治”,政府机构因人而设、因事而立,也因人而废、因事而除,机构本身往往缺乏法律上的地位,它的功能可以随意予夺。秦汉以来的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帝往往利用身边亲近信任的人,以内侍、贵戚来监督权重大臣,这是以皇帝为核心控制权力的一贯做法。由君主私臣演变为正式的政务官,由对君主的生活照顾演变为执章部分国政,由内廷供奉待诏演变为执掌机密,正是循着这样的规律发展的。在皇权专制下存在着“同床、在旁、父兄、养殃、民萌、威强、四方”等各种政治势力,其间关系复杂、纵横捭阖,历代皇帝似乎都非常善于利用和制造他们之间的矛盾,形成以君主为核心,以宫(朝廷)省(地方)制度为依托,以伦常纲纪、等级区别为要挟的,驯服于皇权的文武官僚集团。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自秦朝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以来,地方主要官员多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如果说秦朝只是郡守和县令由皇帝和中央政府任命的话,至唐宋时期,“海内一命之官并处于朝廷”,地方州县长官甚至其部属均由中央分发……为防止地方权力坐大,汉代通过“推恩令”,使地方诸侯失去了地方治权;宋代通过“制钱谷”,控制了地方财权;明初通过“三司”分治,削弱了地方行省的实力……秦朝的御史府、汉代的十三州刺史、北宋的监司和通判、明朝的提刑按察使司等,均是代表中央政府负责监察地方的官员,发挥着“以小驭大,以卑监尊”的功效……地方政权的划界,就演变趋势而言,也越来越淡化山川形便,究其原因在于若地方政区地形过于险峻,易守难攻,易形成割据势力。

——摘编自丁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两大基本关系的剖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以来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汉以来强化中央集权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两者之间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