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元代行省处理辖区内事务时在原则上都要按照朝廷典制行事,接受监察机构的监察。人事方面“自管库而上,皆命于朝”,司法方面“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这说明,元代
A.行省并未拥有真正权力B.地方权力过重弊端得到解决
C.政府行政体制渐趋僵化D.中央通过各种途径遥控行省
2 . 秦始皇在中央设三公,丞相负责几乎所有国家事务,主要是负责国家行政事务;太尉是皇帝的军事顾问和参谋:御史大夫主管对官吏的监察,是中央和地方监察系统的领袖。这一做法
A.说明秦始皇注重对权力的制衡B.有效地遏制了专制现象的出现
C.利于减少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D.削弱了君主对军政大权的操控
3 .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把郡县制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制度推行于全国,并规定以都辖县。这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且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A.历代帝王将秦始皇作为了榜样B.秦代有效控制地方方式为后世沿用
C.郡县制的确立改变了历史进程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间的矛盾尖锐
4 . 西周时期,国家的隆重祭奠,军事上的“帅师者受命”“治兵”“授兵”“献捷”,国与国之间的外交盟会,册命的典礼,每月的告朔听政等,都是在宗庙里举行。这说明西周
A.对外战争较为频繁B.宗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重要
C.礼乐制度严密规范D.借助宗庙加强宗族内部团结稳定
5 . 元代管民及理财之官由中书考绩迁调,军官由枢密院定议,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均由特旨任命。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行省权力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D.简化选官程序
2021-07-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一史书中曾记载某一官职: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下列有关该官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官职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B.该官职主要执行地方的军事职能
C.设立该官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设立该官职有利于分散宰相权力
2022-04-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中书省在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演变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列与中书省相关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隋唐时期的中书省主要负责起草政令
B.宋代设中书门下,长官为“同平章事”
C.元朝的中书省直辖的地区称为“腹里”
D.中书省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022-04-1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曾经担任过秦朝的“泗水亭长”一职(今江苏沛县)。以下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内的是
①掌管地方行政②维护地方治安③负责公文传递④监察地方官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 .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尚书 陶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仁政思想B.神化儒学C.民主思想D.敬天保民
2022-08-04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秦汉时期,三公拥有封驳权与不平署权。如汉哀帝令封董贤,丞相王嘉“封还诏书”。汉桓帝诏郡国逮捕党人,“案经三府,太尉陈蕃……不肯平署”。据此推知
A.丞相与太尉相制衡B.专制皇权受到制约
C.皇权呈现衰弱趋势D.皇权相权矛盾激化
2021-06-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