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清朝入关之前,中央机关无内阁之设。入关之后,开始设立内阁并成为定制,但地位愈来愈低。雍正年间,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这表明
A.汉族制度先进性被否定B.内阁行政权力逐步减弱
C.皇权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清朝政治统治日益腐朽
2021-06-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
A.懂得珍惜生命B.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D.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
2021-06-2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兆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美国建国后,出台一系列语言政策,确立了英语语言的统治地位,统一了北美英语,同化非英语语言等。这些措施
A.源于国家的分裂割据B.文字统一后一成不变
C.阻碍多元文化的发展D.利于国家和民族认同
4 . 西汉司马迁撰著《史记》,大量记载各个领域的典章制度。唐代杜佑编著《通典》200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是各方面典章制度的汇编。据此可知
A.历史研究有利于国家的安定B.古代中国基层治理体系完备
C.汉唐史学家重视制度史研究D.中国历代国家治理效果显著
2021-06-2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性、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度萌芽,至秦统一中国最后完成。到元代,地方行政与中央一样,形成许多单独的行政体系,如在军事上统属于枢密院的镇抚卫所,监察上统属于御史台的肃政廉访(提刑按察)司,以及统属中央各专门职事部门的诸路匠人总管府、提举司和主管专门事务的局、所、司、库等,都独立于地方行政之外。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第二届大陆会议起草的《邦联条例》于1781年正式生效。从形式上看,邦联合国会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于一身,实际上“它只能执行这个邦联13个州中9个州同意的事情”。1787年制宪会议开幕,经过反复辩论达成协议:(1)中央的权力是明确列举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明确列举的权力不得受地方侵犯。(2)中央立法居最高地位,对各州法律有约束力,各州不得与之违背。(3)国会有权为行使宪法权力制定必要而又适当的法律。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主要区别,并说明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独立初的美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上的显著不同,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秦朝颁布了很多法律条文,但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很少。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中出土竹简1000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这些竹简
A.证明秦朝是第一个统一国家B.能够印证秦朝法律条文的严酷
C.说明秦朝非常重视文化传播D.可以丰富史学家对秦律的认识
8 .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则负责颁布诏令和管理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太尉负责军事。这反映了此制度
A.使各部门独立行使职权B.具有明显的决策高效性
C.分割了皇帝的部分权力D.蕴含了分权制约的理念
2021-06-09更新 | 1420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在谈到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时说:“三省中各省都有长官负责,有严密的下级机构,三省的长官,与中下级官员在工作上有严格的隶属关系;三省中各省是单纯的政权机关,而不是皇帝的个人附属机构;在政务处理上,三省有明确的分工和紧密的联系。”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唐朝
A.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B.内朝转变为外朝的官制变革的总趋势
C.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D.实现了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的转变
2021-05-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