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6 道试题
1 . 秦朝的历史地位: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建立起统一____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统一意识从此更深入人心。
2023-08-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3课知识清单填空
2 . 秦统一的客观条件:秦始皇(顺应潮流)维护____的需要。
2023-08-0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3课知识清单填空
3 . 军机处自创设伊始就只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两层,有官无吏;军机大臣人数很少,只有3~5人,每天日夜值班,能够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奏折文书。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A.利于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完善了中枢机构D.削弱了丞相权力
2023-08-01更新 | 51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4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三图为我国古代部分朝代疆域示意图



材料二   开国议政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略的因素如下



(1)分别写出图1、图2和图3分被对应的政治制度?并说出图2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图3所示制度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相比之前其他选官制度有何进步?假如你是宋初的决策者,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2023-07-20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5 .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2023-07-17更新 | 6248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4届高三8月摸底考历史试题
6 . 宋仁宗时期13榜状元中有12人出身平民家庭。李迪、张知白、杜衍、王曾四人,入仕前都很贫穷,尤其是杜衍,早年丧父,又不为继父所容,只好奔波在外,为书商帮工糊口;范仲淹的事迹与杜衍颇相类。据此可知宋朝(       
A.官员执政能力的提高B.政府注重伦理道德教化
C.选官制度的良性发展D.拓宽了平民参政的途径
2023-07-16更新 | 307次组卷 | 5卷引用: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7 . 知州原本称为“权知某军州事(别称‘州将’)”,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牧伯(知州)之缺,止令文臣权莅”,且“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些举措(       
A.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B.导致了官僚机构的急速膨胀
C.削弱了地方州府的物质基础D.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周朝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乐舞修养,并制定了礼乐制度。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礼仪乐舞,20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材料表明周朝(       
A.提升贵族阶层的整体形象B.强化社会内在的道德修养
C.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差别D.重视维护和规范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商代青铜器与西周青铜器在功用上变化较大。商代青铜器多为酒器,商代盛行的爵、觚、方彝、角、瓿等酒器,在西周时期基本都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器种:如簠(祭祀盛放饭食的方形器具)、钟(打击乐器)等。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A.西周对政治秩序的重构B.天道鬼神观念逐渐瓦解
C.粮食生产遭到战争破坏D.商周人文意识渐趋加强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概念的内涵时常伴随时空变迁与重大事件而有所不同。如“海疆”,宋代虽然有海界之说,但却没有将海洋本身纳入对国家疆域的思考;明代虽然已经十分关注东南沿海问题,但仍然作为“海域”、而非“海疆”问题进行讨论;近代“海疆”作为一个概念,成型于清代晚期。现有学者利用专业的史料数据库,运用数字人文的研究方法勾勒出近代“主权”和“海疆”概念的发展过程(见下图)。


——摘编自邱伟云、严程《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代边疆概念群研究》

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巡抚、藩台、按司道,各衙门均属于清朝中央机构,而台湾府州厅县各级衙门则属于地方机构,台湾所有行政司法皆以大清律例为遵循,并设提学道执掌学校士习与文风政令及贡科有关事宜。1736年,清廷酌减台湾、凤山等四县丁银,各地修建水利,广招闽粤居民入台拓垦。1841年,英舰侵入基隆,清军还击生擒其百余人。1884年,法国军舰骚扰台湾,全台清军反抗再次获胜。1885年,清朝把台湾改为行省,颁行保甲制度,开设机器局、招商局、铁路总局等。民用企业收入达100多万两白银,约占当时全台财政收入141887年巡抚刘铭传在台湾开设“西学堂”和“电报学堂”,以培养台湾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甲午战争爆发,全台戒严,实行城乡居民自卫。

——摘编自娄杰《清朝对台湾的治理与开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AB两条曲线分别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哪一概念并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治理台湾措施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3-06-20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5晚清至民国初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抗争和探索-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