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学者说:“这一权力结构变化,既反映了明初统治者力图在政治体制上扫除一切危及皇权的因素,以维护朱明皇朝统治的个人的主观意志,也反映了明初统治阶级在经历了一场严酷的权力斗争、总结了历代治乱经验之后……维护长远利益的阶级政治意向。”由此可知,该权力结构变化是指(     
A.废除行省,设立三司B.组建内阁,授其票拟权
C.废除宰相,权分六部D.置军机处,行密折制度
2023-12-19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始皇帝吞并六国之后,进而废置各国的王国和封建贵族,并由秦国的官僚处理政事,这项激烈的措施使得这些牺牲者感到难以忍受之苦。”该学者认为导致“王国和封建贵族”“难以忍受”的是(     
A.郡县制B.皇帝制C.三公九卿制D.科举制
3 . 下表所示是明清时期采取某一措施实施之后产生的影响(       

序号

影响

使得朝政进一步“暗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

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皇帝有优先御览的特权

广开言路,群臣可以直言进谏,使大臣们相互牵制

由表中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最有可能是(       
A.实施奏折制度B.设立内阁制度C.创设军机处D.设立理藩院
4 . 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六国贵族纷纷复国,恢复到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政治状态是当时一种流行的社会思潮,但最终是刘邦建立了汉朝,延续了秦朝大一统政治。这一结果源于(     
A.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B.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C.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D.六国政权失去民心
2023-12-1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联考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时期,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具有浓厚宗教色彩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神权与王权的结合D.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6 . 秦制,由中央的御史府派监郡御史常驻郡中,一个御史监察一个郡;汉武帝时,派刺史巡行地方,刺史“居无常治”,一个刺史监察若干个郡。这种调整(     
A.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杜绝了官员之间的包庇徇私行为
C.破坏了监察制度的独立性D.开始建立起帝国的垂直管理体系
2023-12-1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宋初设银台司“掌受天下奏状案牍,抄录其目进御,发付勾检,纠其违失而督其淹缓”。宋真宗时进一步调整其职责,“门下封驳隶银台司”。这一制度有利于(     
A.提升政府决策的有效性B.推动中央机构整合
C.调和君相间的主要矛盾D.强化地方监察效能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旗汉军作为清廷的重要军事力量,在入关占领全国和驻防各地的军事行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入关日久,清廷对八旗恩养的弊端逐渐显现,人口增长、物价高涨、奢靡浪费等日益威胁旗人的生计。康熙、雍正两帝在处理八旗问题上屡屡受挫,乾隆七年(1742年)明发上谕,鼓励除“从龙人员子孙”外的京师禁旅八旗汉军出旗为民,空出的兵额以满蒙八旗调补。为保证汉军出旗的顺利完成,清廷最初采取了一些善后措施,如出旗后户籍归属地的选择自由、出旗官员的照旧承袭与一体仕进、针对不同官缺人员的区别对待等。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福州进行试点,之后广州等地在实施过程中有所修改和完善,但仍然秉持公私兼顾、维稳为主的方针。经过近40年的努力,约半数汉军完成出旗。清廷以牺牲汉军旗人利益为代价,暂时和部分地保障八旗核心——满蒙旗人的利益。

——摘编自范传南、吴丽华《乾隆年间八旗汉军出旗善后问题探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乾隆年间八旗汉军出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年间的八旗汉军出旗政策。
2023-12-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军师”,而到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这一变化反映了(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日益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匈奴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023-12-13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中学2024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北宋之初,在州、府之上设转运使、提刑按察使、安抚使和提举常平使,各“使”在财政、刑罚、监察、仓储等方面分别履行某种单一职能,“使”的管辖区域称为“路”。各路官员均由皇帝直接任命,彼此互不统属。由此可知,“路”这一层级的设置(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形成了冗官的局面
C.使得地方势力得以加强
D.具有中央派出性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