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殷人认为天命素定,但周公在总结夏商亡国教训时,明确意识到“天命靡常”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这一思想在周公那里被上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并较为理性地认为天命不是固定在哪一个朝代哪一个人身上的,而是根据王者的“德行”而转移的。周公的天命靡常思想(     
A.否定了夏商君主的治理效果B.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
C.意在确立周朝统治的合法性D.使民本思想贯穿于周朝始终
2 . 郊祀是天子祭天的重要典礼,承载着中原传统文化对天的崇拜。元朝定都燕京后,推行中原王朝郊祀礼仪。这说明(       
A.元朝以郊祀彰显正统B.蒙汉文化已深度交融
C.统治者服膺中原文化D.元朝用郊祀笼络人心
2024-01-20更新 | 608次组卷 | 10卷引用:天津2024届高考考前专项练习历史试题
3 . 黔西州在明代属于水西土司管辖,其行政范围内生活的几乎全是当地苗民。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后“客民”开始进入该地区,到乾隆时期,该地区的汉族人口总数已达129585人,而当地苗民总人口为45263人。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是(     
A.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B.高产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
C.中原人口增加激化人地矛盾D.设立理藩院缓和了民族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关键程序,由此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
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
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①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 ②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③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 ④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竹书纪年》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禁闭、阻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该记述(     
A.可用于研究早期国家的建立B.符合后世对禅让制的基本认知
C.可作为研究部落时代的信史D.反映出权力更替中的斗争色彩
6 . 《史记》《汉书》等文献中对秦汉疆域范围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记载。《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在记载相应的王朝疆域时多以秦汉的疆域为参照,或者作为突破的基点。这一现象(     
A.适应了专制皇权强化需要B.契合了大一统的统治理念
C.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D.反映了对秦汉统治的认同
2023-11-23更新 | 338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据学者统计,从《晋书》到《唐书》等官修正史,列传中大量记载了家族谱系,而《宋史》以后历代正史的列传部分,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少有家族的叙述。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史书编撰体例的改变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D.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东晋南朝时,朝廷专门设立“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仍用博鼓通今之儒知撰谱事”,而且还出现了专门研究和编写家谱的世家,家谱进而也成为一种特殊的学问,人称谱学。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由于(     
A.政治局势的动荡B.儒家思想的发展C.选官制度的变化D.户籍制度的演变
2022-12-03更新 | 618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天津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9 . 福建传统民居土楼,其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
A.不利于邻里关系B.偏离了皇权色彩C.加强了宗教色彩D.体现宗法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制度。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这些制度
A.造成君主的大权旁落B.形成了民主决策体制
C.有利于形成正确决策D.削弱官僚集团的权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