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摘编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及其创建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摭言》记载;828年,唐文宗任命崔郾为知贡举,主持进士科考试。太学博士吴武陵持杜牧《阿房宫赋》向其荐曰;"请侍郎与(杜牧)状头。"圆曰∶"已有人。"……武陵曰∶"不尔,即请比赋。"郾应声曰∶"敬依所教。"这表明当时
A.官员选拔存在举荐现象B.官员考核制度形同虚设
C.文人学士受到社会推崇D.科场徇私舞弊现象普遍
2022-04-08更新 | 42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2 魏晋至隋唐(2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科举考试前士子往往向显贵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甚至三番五次投呈作品,称为“温卷”,官员也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人才,称为“公荐”。这反映了唐朝科举制
A.不够成熟完善的时代特征B.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
C.深受魏晋九品中正制影响D.致力于考试程序的公平正义
2022-04-30更新 | 41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2 魏晋至隋唐(2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唐代,贡举及第、金榜题名是一件极为荣耀的大事,不少人更从此平步青云,坐列公卿,但也有不少士人在明经、进士及第之后多年,仍为一介布衣,未能通过吏部铨选考试,释褐授官,甚至有及第20年而未获录用者。这说明(       
A.中举者缺乏真才实学B.科举及第者能力差距大
C.科举制度还不尽完善D.中央严控选官任官
2022-04-24更新 | 389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2 魏晋至隋唐(2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折冲府是唐代府兵制基层组织军府的名称。折冲府的分布设置,以“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和“内重外轻”的军事布局为原则。折冲府集中分布区域与唐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唐代折冲府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唐代折冲府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2022-09-13更新 | 410次组卷 | 4卷引用:题型11 “对号入座证明”类设问-2024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6 . 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写出评语,吏部据此考核授官。据此可知,中正设置意在
A.确定人才标准B.选拔有用之才
C.加强中央集权D.稳定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据此判断,下列对宋代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     
A.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B.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C.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D.扩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2-11-10更新 | 309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3 宋元到明清(4大考点11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8 . 下表所述汉代统治者的做法(     
文献记载出处
(汉武帝元朔二年)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班固《汉书》
(汉宣帝)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
(汉成帝鸿嘉二年)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
A.阻断了大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旨在强化中央政府权威
C.意在维护自耕农的经济利益D.确保了统治的长期稳定
2023-12-28更新 | 181次组卷 | 6卷引用:【消灭易错】《中国古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9 . 《汉书·师丹传》记载:汉成帝末年,师丹升为大司空,位居三公,他联合丞相孔光等人提出“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三十倾。……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由此可见,师丹提出的“限田”政策旨在(     
A.限制诸侯王列侯势力,力图挽救汉室统治B.减轻平民的徭役赋税,同时惩办贪官酷吏
C.打击绿林、赤眉起义,从而改变土地私有制D.遏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及缩小贫富差距
2023-02-04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
10 . 汉代郡县中之郡守、都尉、县令、县丞、县尉等主要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免,其余各级地属吏由郡守、县令自行辟署,而唐代州县的各级官吏,上至刺史下至各曹参军等,均由吏部任免与调动,地方主要行政官员不再自行辟署。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B.加强中央政府权力需要
C.分化事权强化中央集权D.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