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2022·全国·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
2022-06-09更新 | 15416次组卷 | 105卷引用:专题02 目的意图类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代学者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一书中对唐朝吏部“身、言、书、判”的选官标准有如下论述:“若其于身必取其丰伟,于言必取其辩证,则晏婴之貌不扬,裴度之形短小;周昌之期期,邓艾之口吃,皆在所弃矣。”这表明该学者
A.赞同唐朝科举选官标准的合理性B.全盘否定晏婴裴度周昌邓艾等人
C.猛烈批判明朝实行的八股取士制D.认为唐朝吏部选官存在不公正性
3 . 下列对封君封臣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相同点描述错误的是
A.都是维护统治B.都是权利与义务相互交织
C.都是等级森严D.都是以契约来维系
2022·湖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唐朝“以诗取士”仅靠考场短暂比试存在一定不足,唐玄宗天宝年间礼部侍郎韦陟针对性地采取纳卷和行卷措施,纳卷即考生自己把优秀作品交纳给主试官先行过目;行卷即考生把作品托社会名流向考官推荐,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据此可知唐朝
A.科举制形式主义流弊严重B.文学水平决定了选官质量
C.选官制度存在诸多腐败性D.科举制在发展中适时革新
2022-05-27更新 | 943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2 魏晋至隋唐(2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记载,“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前明天子拱默,委任左右,故阁臣往往比(结交)中涓(宦官),作威福,营奸利,虽分权于部,而权益重。国朝凝旨有定例,内外大臣言官摺奏,则直达御前,天子亲笔批答,阁臣不得与闻”。以上史料说明
A.明朝内阁为中央决策机构B.明清内阁显著提高行政效率
C.清朝内阁的权力逐渐削弱D.清朝内阁有效防止宦官专权
2022-05-26更新 | 1048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3 宋元到明清(4大考点11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摘编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及其创建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
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B.选官权力逐渐走向集权化
C.士族政治固化了社会阶层流动D.科举制度的端倪开始出现
2022-05-13更新 | 1137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02 魏晋至隋唐(2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2022·河南·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曾立石刻:“尊卑贵贱,不逾次行。……端直敦忠,事业有常。”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文书《为吏之道》要求官员“宽俗(容)忠信,和平毋怨”“以忠为干,慎前虑后”。这表明秦朝统治者
A.注重构建政治道德秩序B.在治国实践中突出君主独尊
C.传承先秦时期尊卑理念D.试图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022·广东韶关·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科举考试前士子往往向显贵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甚至三番五次投呈作品,称为“温卷”,官员也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人才,称为“公荐”。这反映了唐朝科举制
A.不够成熟完善的时代特征B.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
C.深受魏晋九品中正制影响D.致力于考试程序的公平正义
2022-04-30更新 | 41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2 魏晋至隋唐(2大考点6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统一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既有直达九原的直道,又有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这些道路把全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秦朝这样做的目的是
A.改善国内交通运输条件B.保障皇权至高无上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