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契约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也是权利与义务的约定。罗马法中涉及的契约类型及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
类型有名契约无名契约
要式契约要物契约诺成契约
内容要式买卖、现金借贷等消费借货、使用借贷、寄托、质权等买卖、租赁、合伙、委托、永租等物与物的交换、物与劳务的交换、劳务与物的交换等
表格内容反映了罗马(  )
A.社会矛盾日益激化B.公平正义得到法律的保障
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经济发展的环境自由开放
2020-11-01更新 | 656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0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方表格反映了欧洲某次重大事件前后城邦权力的变化。此事件是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十二铜表法》颁布
3 .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以中国为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出现是在经济发展中直接从氏族组织发展出来的。周人型则是:氏族、血缘组织化在地缘组织之中,汉语“国家”这个词的组成“国+家”,很有意义地反映了国家形成中的历史现实。西周春秋的国家仍是由城邦组成的,从一开始就有上下领属关系。诸侯分出去的城邦,受诸侯国君的领导,没有哪个国家对它的领土四至有清晰的观念,后在战国时形成领土国家。希腊的古代城邦,都是些独立的城邦国家,在城邦居民管理城邦的权力上,西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保存并发展下来,出现近代民主;东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却削弱、最后在实际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只有皇权而没有民主。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及其向中世社会的过渡》

材料二 封建社会,中国女性处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方面也无法独立,因而缺乏参政意识。……

1949—1959年中国妇女参政状况表


时间会议女性比例
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0.4%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9%
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3%

——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但对于新生的政权来说,它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新中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同时推行社会改革,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周良书《“新中国”观念的生成和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希腊相比中国早期国家形象的不同。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妇女缺乏参政意识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概括表格反映的1949—1959年中国女权状况。分析出现这状况的政治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19-04-15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法治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材料二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梁启超强调应把立法权“操于众人”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作用。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新中国、旧中国法律体系构成比较
序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
1
宪法与宪法相关法
宪法
2
行政法
行政法
3
社会法

4
经济法

5
民法商法
民法
6
刑法
刑法
7
诉讼与非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4)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据表格分析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综上探究,谈谈你对法制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016-12-1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南侨中学等五校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古代罗马兴盛原因的分析,据此可知,两位学者的共同认识是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罗马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荣誉感,培育了自由的精神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帝国吸取,发展了希腊文化的自由精神,建立了体现民主、自由精神的坚实政治制度”

A.罗马平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B.罗马利用军事扩张推动文化认同
C.罗马法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D.自由精神是罗马兴盛的重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希腊演说术盛行,伊索克拉底和德摩斯梯尼是当时著名的演说家。下表是他们存世的演说辞作品分类情况,据此可知
政治
演说辞
典礼
演说辞
诉讼
演说辞
劝告
演说辞
教育
演说辞
共计
伊索克粒底163221
德摩斯梯尼1320o034
A.城邦事务掌握在演说家手中B.民主政治有利于演说术发展
C.民主制促进了思想文化发展D.公民权利由此得到充分保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整理了古罗马时期三种主要契约形式的出现阶段和特点。据此可知,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       

契约形式

出现阶段

特点

耐克逊”交易

《十二铜表法》

要求双方到场,有公证人,对神宣誓

文书契约

市民法

双方到场,举行特定仪式,签署文书

诺成契约

万民法

无需双方到场,无需仪式,双方同意即可


A.折射诉讼程序逐渐简化B.缓解了外邦人和公民的矛盾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古罗马时期契约形式的三个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契约形式主要特点
十二铜表法“耐克逊”(nexum)交易要求双方到场,有公证人,对神宣誓
市民法文书契约双方到场,举行特定仪式,签署文书
万民法诺成契约无需双方到场,无需仪式,双方同意即可
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表明
A.境内商品贸易活动与日俱增B.罗马法逐渐淡化司法程序
C.民众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D.贵族与平民矛盾日渐缓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罗马法学派对适婚年龄的争论,由此可见,罗马法
学派或结果主张
普罗库路史派由于人的身体、智利发育各有不同,法律应规定统一的标准
撒比奴实派须按照个人的实陈状况而定,因为人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早晚因人而定
立法讨论结果对于每一个法律行为,都要调查当事人的成熟状况,是不可能的,主张立法时采用普罗库路史派的主张

A.立法随意B.具有务实性C.注重形式D.缺乏公正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公元前367年~公元前287年罗马共和国先后通过的系列法案。据此可知,这些法案
A.使平民成为了国家治理的主体B.便罗马法进入万民法阶段
C.促进了古罗马等级制度的消亡D.协调了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