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对下列一组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查士丁尼法典》(手抄本)

《罗马民法大全》(17世纪印刷)

皇帝查士丁尼颁布罗马法典(拉斐尔所作壁画)
A.对研究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有重要价值B.史学家研究罗马法时必须要参阅的文献史料
C.法学家的活动推动罗马法发展和进一步传播D.体现了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过程
2 . 奴隶制是一种历史现象。在奴隶制下,奴隶丧失了人身自由,古代希腊、近代美洲殖民地及美国都曾存在过奴隶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典时代最渊博的一位学者,在政治学说方面,他研究了历史和同时代的不同奴隶制城邦的组织和政治制度,他和学生编写了158种有关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论文,《雅典政制》就是其中的一部。该书是研究雅典奴隶制民主演进过程的重要史料。

——郝际陶《古代希腊研究》

材料二   在利润的驱使下,殖民者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发的非洲大陆,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殖民列强葡萄牙、荷兰、法国等,争先恐后地在非洲沿岸设立了商站和堡垒,进行掠夺性的贸易和奴隶贩运,把非洲转化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

——刘明翰等《外国历史常识》

材料三   在独立战争期间,南方的种植园主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南方的气候适合大规模种植棉花与烟草等经济作物,这正是在北方工业发展程度不足的情况下,美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美国宪法“奴隶贸易条款”规定:“对于现有任何一州认为应准予入境之人的迁移或入境,在1808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逃奴条款”规定:“依据一州法律应在该州服劳役或劳动的人,逃脱法网而在他州被寻获时,应根据他所逃出之州行政当局的要求将他交出,以便解送到对犯罪行为有管辖权的州”。

——张怡然《种族主义的宪政探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的范围、性质。指出亚里士多德、塞内卡关于奴隶及奴隶制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罪恶的奴隶贸易”持续的时间,围绕殖民据点戈雷岛,概述葡萄牙、荷兰、法国进行“掠夺性的贸易和奴隶贩运”的“罪恶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宪法对奴隶及奴隶制的规定,并分析这些规定形成的历史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的法律史料,《尚书》《竹书纪年》和金文中有所记载。春秋战国之世,各国相继变法改制。秦汉以降,法典篇目和内容既沿袭前代,又结合当时需要有所创新。到唐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后人称中华法系。内容上,既有关于官员职责、私有财产保护、赋役征收、商业管理、民刑诉讼等综合性法典,还有多种形式的单行法规。除成文法外,我国古代在基层和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通行习惯法,法律形式多样。

我国古代法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农业自然经济社会,受宗法制度影响形成的等级特权制度,适应古代社会的发展;它将人们在生产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加以条理化;它贯穿人本精神和伦理道德,维护家庭关系;它寓礼于法,将礼法密切结合,既增强德礼的规范作用,又赋予法律以亲和性。我国古代法律不仅对本国有巨大作用,而且对东亚诸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刘海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   罗马法律被描述成罗马人“对世界历史最持久的贡献”。这项工作始于公元前451-前450年的十二铜表法,后被视为“平等法律”的源头,全体公民均平等地受这些观念的约束。它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市民法与万民法。它是通过吸收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实践发展而来的,并用法律方式确定下来。年复一年,每一条法令都受到检验、修正,或者延伸。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和古老性不可避免地导致法学的兴起。……查士丁尼的法律改革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民法所依据的立法原则都是罗马式的。

——诺曼·戴维斯《欧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马法相比,中华法系的突出特征,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4 . 罗马法学家吉拉尔力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他从三个维度表明《十二(铜)表法》并非虚构,吉拉尔的求证过程表明(     
A.综合多种历史叙述是确认历史事实的方法
B.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来判断历史真实与否
C.运用不同形式的史料相互印证更具说服力
D.文学作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记录最为可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料运用

史料一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习惯法的解释和司法权的行使完全属于贵族,这些权利也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手段。公元前462年,平民保民官特兰梯留提议编纂成文法典……因全部条文镌于12块铜牌之上,故得名“十二铜表法”。

——崔连仲《世界通史.古代史》

史料二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十二铜表法》

史料三……尤其是考虑到当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

——《希腊和罗马的文明早期帝国》


(1)据史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
(2)史料二体现了《十二铜表法》的什么原则,其实质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初步胜利”这一观点?
2020-10-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
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2023-06-10更新 | 6898次组卷 | 4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是古罗马时代的有关法律规定,据此可知罗马法(     
内容山处
“如果欺侮人,则罚款”《十二铜表法,第八表》
“债务人在拘禁期间,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十二铜表法,第三表》
“如果未成年人的财产价值在500索里迪(一种金币)以内,城邦保卫人应同城市主教设立监护人或保佐人”《法学阶梯》
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B.蕴含人文主义色彩
C.偏向保护平民利益D.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这样评价罗马法:“她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由此可见,罗马法(     
A.为启蒙思想家提供有利思想武器B.蕴涵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价值
C.成为近现代欧美各国法律的先驱D.具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和规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罗马法规定,如果因为满足抗灾、备荒等需求,所有权人会被强制转让其财产所有权,同时获得物的价值补偿。但是,这种补偿通常是象征性的,并非支付物的市场价值。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忽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B.因公共利益限制个人所有权
C.建立了完备的抗灾体系D.注重解决公民间的利益冲突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郑国子产根据已有刑法重新编订了三种刑法,在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社会公布;让百姓明白法与非法的界限,知道犯法会得到怎样的处罚。结果,社会治理透明度增加,犯罪案件减少了。

公元前452—前450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镌刻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即《十二铜表法》。该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在后世的岁月中,它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在法律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独立、专业的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国子产“铸刑鼎”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相似的社会背景与共同的历史价值。
(2)阅读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