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建立普遍的、法的统治,树立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是古希腊法治论的基本追求。柏拉图晚年从人性的贪婪与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角度出发,提出以法律对统治者加以约束。他说:“我现在要以‘法律的仆人’这一术语来称呼那些通常被称为统治者的人。”……他把法治的有无提升到国家存亡兴衰的高度来认识,在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权力已经被套上了法律的枷锁。

——摘编自孙季平《民主共和法治——古希腊罗马权力制约三大要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并概括雅典“政治自由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哲学家关于法律的认识,分析它对希腊文明的积极影响。
2022-06-14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史学家波里比阿强调:“在其他国家,要找不到侵吞公共财物的人绝非易事”,相比之下,罗马共和国早期“有关文献记载却清楚地表明,在他们之中找一个犯这类错误的人相当困难”。这反映出,当时罗马
A.社会形威廉洁执政之风B.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
C.法律严格规范贵族行为D.政府严惩违法乱纪活动
3 . 罗马法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根据所学,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填写
A.①《十二铜表法》②万民法③公元6世纪初④《罗马民法法大全》
B.①《十二铜表法》②公元6世纪初③万民法④《罗马民法法大全》
C.①《十二铜表法》②《罗马法大全》③公元6世纪初④万民法
D.①万民法②《十二铜表法》③公元6世纪初④《罗马民法法大全》
2022-05-11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伯利克里在担任雅典执政官时曾说∶"让一个人担当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他来自某一特殊阶级,而是他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决不会因为贫困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由此推知,当时雅典城邦
A.居民具有同等参政机会B.公民政治素质普遍提高
C.平民主导城邦政治活动D.民主政治制度渐趋成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古代希腊雕塑艺术作品



图1《掷铁饼者》

图2《维纳斯》

图3古希腊雅典卫城雕塑

材料二   古希腊的艺术,尤其是希腊雕塑,无论是表现众神、英雄还是运动员形象,都里现出强烈的理想化倾向。“四径运动员的雕像不求逼真;它们是理想化的人物肖像,其唯一的目的似乎就在于纪念奥运会上取得的胜利,替奥进会作宣传。艺术家们甚至不能保证见过优胜者本人,有时不得不根据人们对肖像原型随使所作的描述进行创作。”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更加关注如何将具体的对象经过提炼、概括,在形象中注入“优秀”的品质,使之成为全民道德典范的象征。当时很多艺术家也都在艺术创作中通过探究表现对象的比例关系,例如运用“黄会比”将每一个雕像、每一座建筑都进行理想化处理,使作品具有和谐之美,最终在艺术中寻求一种永恒的法则。

——摘编自马躏非《古希腊艺术中的美德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特点的成因和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2-02-22更新 | 114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古代雅典,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在公民大会上出现争执时保持中立,人人必须站在某一立场上反对另一方,否则将被没收财产并予以流放;哲学家或饱学之士也无权隐居,他们有义务在公民大会上投票选举,并轮流为官。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民主决策,实行公民轮番而治B.依法治国,有效防范以权谋私
C.崇尚理性,人文精神充分弘扬D.国家至上,个人自由受到限制
2022-01-13更新 | 813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希腊大部分城邦土地贫瘠、物产短缺,粮食依赖进口,居民们为了生存被迫对外殖民,这样带来了频繁跨越地中海的远距离航行。据此可知,这种远距离航海
A.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决定B.促进了希腊城邦工商业贸易繁荣
C.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D.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2021-09-23更新 | 315次组卷 | 8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的设置,将之置于与行政机构并列的位置。在历史演进中,监察机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相对于行政机构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坚持依法监察,监察法规逐步完善。监察机构职权涉及察德、察政、察能。同时,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的或定期的巡按制。此外,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但是,监察机关的独立是相对的,其监察功能的发挥受到皇权的极大制约。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监察官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比较特殊的官职,其产生、职权伴随着平民和贵族的长期斗争。随着共和国历史的发展,监察官基于实践的需要,其权力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人口和财产调查权,到后来的公民道德监督权,再发展到元老遴选权,监察官的地位日益神圣和显赫。由此看出,监察官的权力扩张恰好对其他官员起着很大的制衡作用,从而推动着古罗马共和宪政的平衡与发展。

——摘编自连佳《浅议古罗马共和宪政下监察官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与古罗马监察制度特点形成的原因。
10 .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君主专制政治D.平民民主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