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61 道试题
1 . 1786年9月,美国五个邦的代表参加了安纳波利斯会议。会议通过了一个由汉密尔顿起草的报告,报告指出了邦联的危机局面,并建议所有十三邦选派代表举行一次会议,进一步拟定在他们看来为使政府体制足以应付邦联的紧急事务而必要的条款。这一报告
A.进一步激化了南北各州分歧B.为美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C.奠定了美国共和宪政的基础D.加速了美国政党力量的重组
2 . 1877年5月16日,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西蒙内阁辞职,并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拒绝信任新政府的众议院。新众议院竞选中共和派以323席对208席的优势战胜保守派,胜利返回议会。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1875年宪法形同虚设B.宪政体制已基本确立
C.总统拥有较大的权力D.君主制观念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为了便于推行其政策不得不从下院势力最大的(即多数党)议员中选用大臣,但行政大权仍然是国王的“世袭领地”。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国王独掌组阁权B.议会权力至上C.多数党掌控行政权D.王权空前强化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制,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以“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时期以来华夏交融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材料二   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上下相维,内外相制,若网之有纲,丝之有纪……古之王者,设……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纲纪其内;设方伯、州长、卒正、连帅、属长,以纲纪其外。尊卑有序,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从。此为政之体也。

——司马光《上神宗之体要》

材料三

美国《1787宪法》(节选)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节选)
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制定和确定这部宪法。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大总统得令各行政部门长官,以书面发表关于其职务各事项之意见。
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联邦的主席席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的历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封建君主为了“纲纪其内”和“纲纪其外”,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了哪些制度?
(3)对比两则文献,指出美、德两国政治制度的异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韦德—戴维斯重建法案”,该项法案将黑人的权益问题留给南部各州去管理,并且没有将黑人的权益纳入到重建的政治进程中,也没有赋予黑人投票权。但林肯总统否决了此项法案。这体现了美国
A.总统与国会矛盾不可调和B.南北方斗争日趋激烈
C.天赋人权观念遭到了质疑D.权力制衡机制的运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17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君权已经不具有原有神圣性,但议会对国事的运作却未必令人满意。议会可以在大事上防止国王随心所欲,但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却依然需要一个稳定的权力中心”。该学者意在强调英国
A.仍需保留君权至上地位B.进行议会改革的必然性
C.内阁制形成有其必要性D.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宪法的创制与实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宪政文化,其规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典型地体现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组织原则,有关公民权利的宪法修正案即人权法案反映权利至上、公权力依程序行使的法治原则。用宪法形式确立的美国式的三权分立制衍的政治架构和宪政运作范式,是对西方法治观念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其独特的法律文化意义。

——据季金华、金成富《美国宪法的成长及其法律文化意义探析》整理

材料二   1830年开始,英国的议会改革斗争进入决战阶段。当时中等阶级改革派组织动辄就能组织起数十万人的盛大群众集会,有极大的号召力。在斗争手段上,工人激进派不排除尝试暴力的手段,如骚乱、密谋乃至发动武装起义。

——摘编自钱乘旦《思考中的历史:当代史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转型》


(1)根据材材料一,概括美国宪政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制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叶议会改革斗争的动力及其影响。
8 . 古代、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材料   近代“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民主制度是指人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而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如此制度。因此古希腊民主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次自由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后世西方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国家,大多数属于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社会的进步已经不同于传统希腊的发展格局和政治格局,古代城邦的直接民主制度显然无法满足当代要求,自然也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民主制度形式的改变也是由于古希腊民主制度本身的缺陷及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导致的。近现代的代议制和传统的直接民主相比,它的优势及包容度也是公认的,虽然代议制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基本上能够满足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基本发展及社会要求。

——摘编自李滨《古希腊民主对近现代西方代议制的影响》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1-12-0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九师联盟(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一个国家进入某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常会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三级会议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B.《大宪章》标志着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C.《拿破仑法典》标志着法国建立了共和国
D.1787年宪法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2021-12-01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或众议员在当选任期内不得出任合众国当局在此期间设置或增加薪俸的任何文官职务;在合众国属下供职者,在继续任职期间,不得担任国会任何一院的议员。宪法这一规定
A.维护了司法权的独立B.推行了议行合一的制度
C.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威D.确保了国家立法权独立
2021-12-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遂宁市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甲部)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