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
1-3岁孩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10岁以前孺子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满10岁幼学人生十年曰幼,学
13-15岁(男)舞勺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
15岁左右(男)束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5岁(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15-20岁(男)舞象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
满20岁(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合计
课时5451936111120884310180
问题:
(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
(2)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你怎样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回答关于“共产党要不要另起炉灶”的问题时表示,“我们对国民党,只是有所批评,留有余地,并无另起炉灶之意”。材料表明,此时中国共产党(     
A.准备建立抗日联盟B.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C.主张成立联合政府D.从幼稚开始走向了成熟
2023-07-21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8月18日,毛泽东提出“红军充任战略的游击支队”;“执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发挥红军特长”。随着战争的进行,毛泽东很快意识到华北战场正面抵抗势难持久,游击战将有可能成为中共在华北持久抵抗的不二法门,对游击战的判断已经逐渐向着战略方向提升。1937年9月毛泽东写道:“甲、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一切工作,例如兵运、统一战线等等,应环绕于游击战争。华北正规战如失败,我们不负责任;但游击战争如失败,我们须负严重的责任。乙、除山西部署已告外,应令河北党注全力于游击战争,借着红军抗战的声威,发动全华北党(包括山东在内)动员群众,收编散兵散枪,普遍地但是有计划地组成游击队。……丙、为此目的,应着重于高级干部之分配及独立领导的党政军集体机关之组织。要设想在敌整个占领华北后,我们能坚持广泛有力的游击战争。要告诉全党(要发动党内党外),今后没有别的工作,唯一的就是游击战争。为此目的,红军应给予一切可能的助力。”

——摘编自黄道炫《中共抗战持久的“三驾马车”:游击战、根据地、正规军》

材料二:从日本侵占东北的九一八事变起,海外华侨呼吁团结抗日声浪迭起。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侨胞更是同仇敌忾,先后涌现出3900多个抗日团体。他们在世界各地通过发行报刊、组织集会、戏剧演讲、募集钱物、战地采访等形式,为动员团结抗战、争取国际声援、揭露日寇罪行奔走呼号。抗战期间,华侨捐款总计逾13亿元,侨汇达95亿元以上,占抗战期间中国军费的四分之三。华侨共投资16亿元回国创办军需企业,缓解战时经济困难,解决战区药品奇缺等问题。海外侨胞还捐献了大量飞机、坦克、车辆、服装、药品等各类物资。这为支撑战时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也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斗志和必胜信心。成千上万华侨青年毅然回国服务,中国歼击机飞行员中华侨占四分之三,多数壮烈牺牲。滇缅公路上的司机和修理工多数是华侨,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将40多万吨战略物资运送前线,其中1800多名华侨机工为国捐躯。

——摘编自裘援平《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强调开展华北游击战的背景,并概括中国共产党开展华北游击战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华侨抗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它们既能在理智上启发人们,又能在情感上打动人们,在影响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下列标语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汉奸汪精卫”       ②“乌江天险,挡不住红军飞渡”
③“打土豪,分田地”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外流白银达600万两。1821—1834年朝廷颁布禁令8次;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目睹社会危机,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国严禁鸦片。这些现象(     
A.暴露了晚清社会的危机B.萌发了学习西方的思潮
C.体现了社会转型的特点D.扭转了清朝贸易的逆差
2023-02-0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7 . 毛泽东曾在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陈毅、邓小平、粟裕等人的电报中提出了“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的战略方针,“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于死地而后已”,对敌人各个就地歼灭。践行这一战略的战役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淮海战役
C.第三次长沙会战D.渡江战役
8 . 下图为反映某一时期军事斗争的示意图。其反映的史实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消灭了南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10 .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后,社会改造运动变成了一个主流,人们不是从顶层设计,不是从政党政治来讨论中国的命运和改革,而是从社会基层改造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把中国当作一个新的改革的对象。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A.成为民主革命的分界线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D.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2022-08-16更新 | 805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