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39 道试题
1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左权(1905—1942年),湖南省醴陵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后担任中国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1931年调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任作战参谋。长征期间他一直在前线指挥作战。西安事变爆发后,作为军事专家赴西安共商保卫。全面抗战爆发后,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等组织了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给日军以沉痛打击。从1939年至1941年,左权进行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著述,探索适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术原则,被中央评价为“中国著名的游击战术创造人之一”。1942年5月25日,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头部,壮烈殉国。

——据夏明星、赵国强《左权开展抗日军事统一战线纪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权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左权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3-09-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20世纪初,陈独秀、董必武、林伯渠等,皆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运动。武昌起义后陈独秀担任过安徽都督府的秘书长。朱德称他自己“就是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于1909年在云南讲武堂参加同盟会的”。这表明辛亥革命(     
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干部条件B.能够发动广大工农群众
C.使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更加严密D.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3 . 1933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局在江西瑞金创办了中央党校前身一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把对干部实行“主义与政治上之训练”作为主贵主业。1935年在延安改称中共中央党校,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历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课。这反映出中央党校(       
A.适应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注重构建共产党政权意识形态的基础
C.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革命积极性D.保证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纯洁性廉洁性
2023-09-1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的社会转型。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上

对外关系上
社会生活上
2023-09-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如下图是我国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雄群体情况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C.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9-15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6 . 致远舰是北洋海军主力巡洋舰,1894年9月在甲午海战中沉没。战争结束后清廷颁布上谕,大力褒扬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赐谥“壮节”,从优议恤。有挽联云“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规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成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1897年)(此书多参考当时的公文、电报、私人信函等)

材料二   (致远舰)被1枚重炮弹……命中了水线。总之不管怎样,它开始严重倾斜,显然是受到了重创。该舰的管带……下定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于是向一艘敌人最大的军舰冲锋, 准备实行撞击。一阵重炮和机关炮弹的弹幕扫过他的军舰,倾斜更加严重了,就在即将撞上敌舰之际,他的船倾覆了。军舰从舰首开始下沉……所有舰员与舰同沉。

——镇远舰美籍雇员马吉芬的回忆(《世纪杂志》,1895年)

材料三   致远舰水下考古……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力合作,汇集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在丹东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海洋勘测、潜水打捞等行业的技术力量,于2016年秋圆满完成致远舰考古调查任务。此次调查,也对致远舰的破损情况有了较准确的掌握,整体保存一般,钢板、锅炉零件因爆炸而抛离原来位置,火烧情况严重。考古发现外壳板保存完好……近艏部处发现保存完好的鱼雷引信、一些完好的弹药,均说明并未发生被鱼雷直接击沉或鱼雷舱中炮发生殉爆。致远舰……处于北洋舰队左翼最外围的位置,也是最容易成为日军集火攻击的对象……中炮进水后……一直坚持在战场上(考古揭示出大面积的火烧痕迹)。

——《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2023年)

(1)分析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
(2)结合材料三,说明你所能确认的历史史实。
7 . “俄罗斯打倒贵族……全世界为之震动……怒涛西迈,转而东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咳!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B.五四运动时期的进步青年
C.北伐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员D.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军人
8 . 1843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约是1840年输华货物总值的3倍,而1860年约是1843年的4倍。1844年英国从中国口岸运出的茶为7047.65万磅,丝为2604包;到1859年茶已达11091.52万磅,丝为67847包。这些数据说明(     
A.英国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和丝是中国对外贸易最主要产品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2023-09-06更新 | 27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9 .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A.太原会战B.百团大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10 . 下图是19世纪上半叶,某商品在中国的流通示意图。该商品为(     
A.鸦片B.棉纱C.玉米D.钢铁
2023-09-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