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85 道试题
1 . 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期间发生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   )
时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7年9月
主要史实成立于江西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A.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一对峙一合作的历程
C.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
D.反映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作为主要矛盾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B.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C.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3 . 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发表的新闻报道,如《保卫麦收的时候到了》、《要办春耕突击队》,“保卫”、“突击队”这类本用于战争表达的词汇频繁地运用于有关农耕活动的报道。这种做法有利于(       
A.实现农民政治上获得解放B.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营造坚持抗战的舆论氛围D.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根据地建设
2024-02-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03年,孙中山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欧美国家“富者富可敌国”,而穷人则“立锥之地”都没有,“他日必有大冲突,以图实剂于平”。为此,孙中山提出(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主主义
2024-02-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主题鲜明的口号往往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下列口号中,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拥护“德先生、赛先生”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2024-02-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后勤部成立,使以前独立自给、自筹自供的后方勤务系统逐渐归于统一领导。这一调整(     
A.顺应了游击战的作战需要B.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C.为战略进攻阶段作了准备D.推动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军
2024-02-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毛泽东提醒全党:“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提出的背景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建立C.三大战役的胜利D.三大改造完成
2024-02-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某部非虚构作品的目录摘编,结合目录可推测第十五章描写的是(       
第十五章
文章要从西线做起
隔而不围,围而不打
风雪中矗立的枕木
天下人提壶送酒欢迎你
金汤桥
坦克驶过东交民巷
A.台儿庄战役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
2024-02-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三次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这一号召旨在(     
A.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完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增强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D.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
10 . 下表《申报》对“中华民族”一词使用频次的检索统计(部分)。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词语年份条目数量
中华民族1919年前30条
1920-1924年68条
1925年81条
1928年183条
1939年372条
A.社会经济的发展B.民族意识的增强
C.报刊杂志的盛行D.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4-01-3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