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经远舰”的发现为研究北洋水师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经远舰”的发现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水下考古队利用多波束等仪器设备采集遗迹数据,结合潜水探摸,结合地方志文献研究,确认了“经远舰”准确位置。第二阶段,水下考古队在舰体外侧进行抽沙作业,逐步揭露出舰体结构,并发掘清理出水文物。2018年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经远”舰名字牌,由此确证沉舰即为经远舰。这说明
A.真实的历史唯有依赖新史料的发现
B.史学研究要注意与其它学科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
C.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D.历史的价值判断常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选择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在1894年9月7日的中日黄海海战中,“经远舰”被四艘日本巡洋舰联合击沉,包括管带林永升在内的全舰231名官兵为国献身,仅16人生还。2018年9月25日,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我国水下考古队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一艘倒扣的沉船,②船舷外壁悬挂着木质髹(xiū,用漆涂在器物上)金“经远”舰名字牌,确证此舰为“经远舰”。③沉船中清理出74枚步枪子弹,这些子弹证明了舰上的官兵应该和日军进行了近距离拼杀。从考古结果推测,船的右舷遭受攻击最小,可能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但黄海海战之后,北洋水师退守威海卫军港,日军继而控制黄海制海权。④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⑤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中日双方的政治格局


(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是通过分析史实,得出的科学结论。材料一中的划线部分属于史实的是;属于史论(或史识)的是。(填序号)

材料二: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括号里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2013年,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

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自爱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判断证据:。

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应为。(经远舰.致远舰.超勇舰.扬威舰.靖远舰)


判断证据一:。
判断证据二:。
2022-02-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括号里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2013年,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①(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判断证据:
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应为②。(经远舰、致远舰、超勇舰、扬威舰、靖远舰)
判断证据一:
判断证据二:
判断证据三:

材料二

《民报》虎门销烟武昌起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邓世昌回民支队
国共北平和谈淞沪会战解放军占领南京远征军赴缅作战孙中山三大战役

(2)阅读上表,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的选择应与主题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示例用过的主题不能再用。
示例:主题:晚清抗击外来侵略
关键词:虎门销烟、邓世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补充: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结合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努力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核心要素。
2020-08-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民族历经磨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1900年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简表


战争名称时间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894-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请将材料一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图一
1904年日本方面为获取钢材,对所有的甲午沉舰都进行过长期破拆,致远舰的位置
在资料上也有标注。考古队找到一张由日本绘制的“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资料,
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就在“丹东一
号”附近。

图二
“致远舰”专属白瓷餐盘。盘心有篆书“致远”二
字,外圈为字母,上半圈为“CHIH YUAN”(致
远威妥玛拼音),下半圈为英文“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组合成一个圆形
徽标。盘口沿处一圈锦纹,纹饰原有描金,因海
水侵蚀仅留下纹饰印痕。口径20.5厘米、底径11.5
厘米、高1.5厘米。

图三
2014年9月17日,一门11毫米10管
格林炮出水。此与致远舰的装备一
致。该炮是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
特朗工厂制造,被安装在致远和靖
远两艘巡洋舰上。

(2)材料二所示史料中,有实物史料、有文献史料,也有兼具实物和文献特征的史料,按上述三个标准对图中史料进行分类。(填写图片序号即可)
(3)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请你据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写出判断依据。
2021-02-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和铭文,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养,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从史料的角度说说“青铜器克罍和铭文”的价值。

材料二 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2013年,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判断证据

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应为。(经远舰、致远舰、超勇舰、扬威舰、靖远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括号里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判断证据一:
判断证据二:
判断证据三:
(3)观察如图,结合所学说明这幅画创作的历史背景。

2020-10-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A卷)

6 . 参观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习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展出了一件被称为“中华第一灯”的文物——长信宫灯。该灯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考古学家在宫灯灯身上辨识出“阳信家”和“长信宫”等铭文,说明长信宫灯几易其主。最初,其主人是阳信侯刘揭,后因其子刘中意参与“七国之乱”,封地与家财收为国有。随后该灯转移到窦太后的长信宫中。后来窦太后氏将此物赐于本族裔亲窦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长信宫灯几易其主的故事与汉初哪项政治制度有关?谈谈汉武帝对此制度进行的调整及调整的作用。

(2)以上图片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的会址。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撰写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简练。 )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历程。

2017-12-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题(1)
7 .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括号里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2013年,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
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        ①        (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判断证据:        
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应为        ②        。(经远舰、致远舰、超勇舰、扬威舰、靖远舰)
判断证据一:        
判断证据二:        
判断证据三:        

材料二

《民报》虎门销烟武昌起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邓世昌回民支队
国共北平和谈淞沪会战解放军占领南京远征军赴缅作战孙中山三大战役


(2)阅读上表,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的选择应与主题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示例用过的主题不能再用。
示例:主题:晚清抗击外来侵略关键词:虎门销烟、邓世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补充: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019-03-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了解近代的中日关系。

材料一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发现大量文物并进行分析。

图一

1904年日本方面为获取钢材,对所有的甲午沉舰都进行过长期破拆,致远舰的位置在资料上也有标注。考古队找到一张由日本绘制的“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资料,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就在“丹东一号”附近。

图二

2014年9月17日,一门11毫米10管格林炮出水。此与致远舰的装备一致。该炮是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特朗工厂制造,被安装在致远和靖远两艘巡洋舰上。

图三

2015年9月17日“丹东一号”打捞出的瓷片拼成的瓷盘

“致远”专属白瓷餐盘。盘心有篆书“致远”二字,外圈为字母,上半圈为“CHIHYüAN”(致远威妥玛拼音),下半圈为英文“THEIMPERIALCHINESENAVY”,组合成一个圆形徽标。盘口沿处一圈锦纹,纹饰原有描金,因海水浸蚀仅留下纹饰印痕。口径20.5厘米、底径11.5厘米、高1.5厘米。

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应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①丰岛海战、②黄海海战、③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序号中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2)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请你依据材料写出判断依据。

材料二

材料三正是在1942年抗战期间,列强取消了百年来的对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可以抬头立足于世界……八年的辛酸和血泪,日本人用火光和死亡,为中国人铸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八年间,中国奋起抵抗,有许多悲壮的事迹。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3)依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三指出抗战胜利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国努力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核心要素。

2018-03-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201510月,在东经123度、北纬39度的大东港(史称大东沟)海域进行的“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发现60多枚铜钱、完整的鱼雷引信、以及CHIHYüAN的瓷盘上标记着“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中国皇家海军)等共计60个种类、120多件文物,这些文物对研究某一历史事件极为珍贵。以下关于这一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半殖民地秩序完全确立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使清政府改变传统的经济政策
D.表明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2018-01-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201510月,在东经123度、北纬39度的大东沟海域进行的“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发现60多枚铜钱、完整的鱼雷引信、以及CHIH YüAN的瓷盘上标记着“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中国皇家海军等共计60个种类、120多件文物。这些文物主要可印证的历史事件是
A.平壤战役
B.旅顺大屠杀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2017-12-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求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