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导和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西方发达国家自19世纪后期开始逐步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争取自己权利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     
A.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
C.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D.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2023-02-14更新 | 946次组卷 | 16卷引用:押江苏卷第14题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工业革命-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托洛斯基指出:"为扫除已过时的社会制度,进步的阶级必须了解它的时机到了,即以夺取政权为自己的任务。由这里开始是自觉的革命行动的领域,先见与计算要和意志与勇敢结合在一起。"据此判断,俄国十月革命过程中开始进入"自觉的革命行动的领域"的标志是
A.沙皇专制统治的覆亡B.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成立
C.列宁发表《四月提纲》D."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71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工人合作社联合会组织的调查委员会受委托,统计那些应该交还给工人的、原业主遗弃的工场和编制财产清单册。于是‘剥夺者被剥夺了’”。这表明巴黎公社
A.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B.打碎旧的上层建筑
C.注重建立企业财产管理制度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2021·江苏南通·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列宁很快就看到一种‘二元权威’正试图统治俄国。临时政府控制着军队和外交政策。但是在最重要的城市彼得格勒,由工人、士兵、水手和革命者组成的委员会(工兵代表苏维埃)管理着一切。”在这一局面下,列宁
A.领导工人示威游行B.发表《四月提纲》
C.举行彼得格勒起义D.下令攻占冬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集中表述马恩的唯物史观
C.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2021-07-09更新 | 117次组卷 | 23卷引用:一轮巩固卷8-【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6 . 1917年9月,俄国君主派分子科尔尼洛夫发动叛乱,逼迫临时政府成员辞职。临时政府被迫请求苏维埃给予支持,恢复布尔什维克的合法地位。布尔什维克号召工人、士兵拿起武器,与叛军作殊死战斗,很快平息了叛乱。通过这一事件
A.罗曼诺夫王朝统治被推翻B.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得到恢复
C.布尔什维克显示巨大力量D.临时政府的政权基础发生变化
2021-06-01更新 | 852次组卷 | 9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帝国主义战争客观上必然要空前加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要转变为各敌对阶级间的国内战争。战争的残酷教训……必然会把群众推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迫使他们跟着无产阶级走。”为此,俄国无产阶级
A.终结封建沙皇专制统治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21-05-24更新 | 655次组卷 | 1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是列宁1923年1月16日和17日口授的一篇具有纲领意义的重要文章。文章批驳了苏汉诺夫等人借口俄国缺乏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来否定十月革命的论调,科学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应不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根本性问题。列宁认为苏汉诺夫等人对马克思的“在革命时刻要有极大的灵活性”这个指示,他们完全不理解,甚至没有注意到。针对苏汉诺夫等人的批评,列宁明确指出“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便见分晓”。列宁回顾十月革命以来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后指出,我们“然后就看到了像布列斯特和约或新经济政策等等这样的发展中的细节(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细节)。现在已经毫无疑问,我们基本上是胜利了”。

--摘编自《重温列宁《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


(1)据材料并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说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对“在革命时刻要有极大的灵活性”这一指示的实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认为“我们基本是胜利了”的历史依据。
2021-05-18更新 | 309次组卷 | 6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9 . “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材料中的“彼得格勒骚动”
A.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使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D.开创用和平手段夺权的先例
2021-02-05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一轮巩固卷4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巩固苏维埃政权
2021-01-27更新 | 254次组卷 | 86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练习十一最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