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革命高潮时提出,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的支持,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1917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决议》


请完成:
(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分别指哪两次革命?
(2)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
(3)为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之初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1-10-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曲沃中学2016届高三11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5年以前约30年期间,发生了两次“革命”。一次与法国有关,主要是政治性的,涉及政府组织、公共权力和权威、公共财政、税收、行政机关、法律、个人权利以及社会各阶级的法律地位等。另一次“革命”则带有更多的比喻含义,主要是经济性的,涉及财富生产、制造技术、自然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进展、资本的形成,以及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等。后者之所以首先在英国发生,是由于英国社会具有某些政治特点,由于英国依赖早期商业和航海上的成就,也由于英国式生活鼓励个人冒险和革新精神。

——据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上)》改编

材料二   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减轻由资本主义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他们认为在工业巨头与普通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财富差异。因此痛心于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声讨允许劳动剥削存在的制度。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发展了启蒙思想对于平等的理解和认识,认为平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政治、法律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期待在未来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持有这个基本观点,然而他们对于什么才是建立并巩固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佳道路却各持己见。

——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一次与法国有关”“革命”的名称。并结合所学,概括“另一次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提炼早期工业化时期社会主义者的主张。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者对于“建立并巩固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佳道路却各持己见”的表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毛泽东高度评价十月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

材料三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1)据材料一,指出“工人革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经济和思想基础。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所说的“新纪元”的含义是什么?
(3)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史实,说明这一主张在思想和实践方面的主要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021-02-2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在莫尔(1478-1535)和康帕内拉(1568—1639),分别在其著作《乌托邦》和《太阳城》中,于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劳动教育问题。康帕内拉在书中认为现存社会是一个罪恶的世界,因为它鄙视工匠,尊崇那些游手好闲、役使大批奴仆过腐化生活的人。在莫尔设想的乌托邦中,宪法规定所有公民应该从事体力劳动,还有尽可能充裕的时间用于精神上的自由与开拓。康帕内拉还批判有闲阶级妇女无所事事而导致容貌衰老、肌肉松弛,不得不涂脂抹粉、精心打扮。莫尔还主张,儿童从小学农,部分在学校接受理论,部分到城市附近农庄做实习旅行……每当有体力劳动的机会,就从事实际操作

——摘编自朱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一直备受重视。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应提倡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54年中宣部指明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提出体力劳动是一切劳动的基础。1957年,毛泽东提出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1958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注重与农业、工业生产技术相结合。文革时期劳动的作用被盲目夸大,劳动教育被误读,甚至出现了唯劳动是教学、读书无用唯劳动的极端倾向。

——摘编自郑程月、王帅《建国70年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脉络、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劳动教育思想所体现的理念,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时期我国劳动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
(3)结合两段材料,谈一谈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劳动教育思想给今天的劳动教育所留下的经验和启示。
2021-01-07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议会于1721年颁布《印花布法案》,禁止包括来自印度、中国等地的棉布进口,但并不禁止棉花进口。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步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并逐渐降低关税甚至实现零关税。1853年,英国纺织业供应世界棉布需求量的45%,它所消费的棉花则大部分来自美国南部,其余则来自埃及、印度、巴西等地。

材料二   在早期工业社会的诸多批评者中,社会主义者的声音最为响亮也最有影响力。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减轻由资本主义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他们认为在工业巨头与普通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财富差异。因此痛心于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声讨允许劳动剥削存在的制度。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发展了启蒙思想对于平等的理解和认识,认为平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政治、法律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期待在未来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持有这个基本观点,然而他们对于什么才是建立并巩固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佳道路却各持己见。

——以上摘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提炼早期工业化时期社会主义者的主张。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者对于“建立并巩固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佳道路却各持己见”的表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7年底到1918年上半年,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局面。……当时的苏俄国家仅有十月革命建立的临时工人赤卫队武装,前线的几百万旧俄军队斗志涣散,大批逃亡,原俄军总司令杜鹤宁将军还拒绝执行苏俄政府的命令。……经过艰苦的谈判,加上德军对苏俄的进攻,苏俄政府最终于19183月接受了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苏俄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将近5000万的人口,损失了大量煤、铁资源及工业设备,还有大量赔款。这是一个空前屈辱的、极端掠夺性的“不幸的和约”。但是,这个和约的签订,对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却有其历史意义。

——摘自王祖绳《国际关系史·第4卷》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原因。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对《布列斯特和约》作简要评价。
2020-12-0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世纪过去了,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就在于其具有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摘编自马福运《马克思主义的深远影响源于真理力量》

材料二   列宁观事一向清楚,深深体会到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唯一可恃者只有一个事实,即是国家有可能继续作为被众人接受的既存政府。如此政权,能有什么选择?更何况它还在外国政府和资本家的重重隔离之下。国家的资产及投资,也被革命尽数征用。说起来,“新经济政策”在重建已经毁于1920年的苏联经济上,成就极为出色。……一般而论,它还是如它在1913年般,仍是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国家(农业人口前后均占82%)。“新经济政策”若继续实施下去,不论修正与否,最多也只能达到差强人意的中度工业建设。这个由国家掌舵,靠农民市场经济发展的策略,注定不能长久。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经济根源。据材料一,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说明其“超越时代的创造力”。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20年的苏联经济”被毁的原因。并对“新经济政策”作简要评价。
2020-12-01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个别工人和个别资产者之间的冲突愈来愈具有两个阶级的冲突的性质。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他们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工资。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提炼作者的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2)据材料二归纳马克思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作简要评价。
2020-11-2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827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共同主办的“新中国外交70年:回顾、启示、前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举行。有学者在会上表示,上海见证了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进程。

——据中新社等报道整合

材料二   提到代议制,许多人脑海里立刻想到的是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这是资产阶级眼中的圣地,但其实也是所有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心中必然的“朝圣”之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晚年常居于此,甚至有人说,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此也不为过,因为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就是在这里问世的。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何说上海见证了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进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贡献。
2020-11-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3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西部的主要城市已经有了大工厂和相当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其中大约250万工人从事大规模制造业和采矿业…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多数的农民生活因苦,对拥有土地的贵族,对沙皇政权,怒恨重重,因此,在反对旧政权的斗争中,有可能充当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军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的影响。

——2009年10月19日央视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革命的道路并分析俄国革命发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精神中的“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俄国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020-10-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