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殷人认为天命素定,但周公在总结夏商亡国教训时,明确意识到“天命靡常”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这一思想在周公那里被上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并较为理性地认为天命不是固定在哪一个朝代哪一个人身上的,而是根据王者的“德行”而转移的。周公的天命靡常思想(     
A.否定了夏商君主的治理效果B.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
C.意在确立周朝统治的合法性D.使民本思想贯穿于周朝始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初年,太师吕尚被封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国号齐。此处本是渤海湾南边一块荒芜之地,人烟稀少。吕尚到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据材料可知吕尚改革(     
A.有利于促进中原与少数民族间的融合B.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促进了齐国的发展
C.因矛盾尖锐从而彻底变革其习俗礼仪D.有利于形成对周王朝的文化心理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西周时期,我国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有关商西周时代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②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③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④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 .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统治者神化王权的需要B.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达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D.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百姓中普及
2022-12-1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与《史记》《汉书》相比,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A.史书编写体例方面取得巨大进步B.体现北民南迁后的民族交融现象
C.谱牒之学与选官制变革密切相关D.人物传记编纂体现人口户籍变化
2022-12-1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自成汤咸至于帝乙,不敢自暇自逸,知曰其敢崇饮!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居),罔敢湎于酒。”该材料能够反映(     
A.夏朝王位继承制度B.商朝地方管理制度
C.西周原始民主传统D.秦朝岭南社会状况
7 . 周王将自己的家族子弟、亲戚和功臣分封到外服地区做诸侯,改变了过去外服全部由土著担任首领的局面。这一做法(     
A.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B.消除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促进了神权与王权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记·夏本纪》曰:“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也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以上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记载。主要说明了(     
A.历史文献不能全信B.历史记载错漏明显
C.对历史事件所持立场不同D.对启夺权方式理解有异议
9 . 夏朝建立了禅让制和世袭制制度。(     )
2022-11-09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记》记载,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统治者都用占卜来决定军国大事。在多数情况下,国家大事是统治阶层商量好的,借用占卜术来传达“天意”有利于统一人心。这一做法从本质上是(     
A.甲骨文史料信度比较低B.反映国家管理的随意性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敬天保民思想开始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