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现有材料来看,周人围绕“中”形成了“以时中万邦”,围绕“四方”方位形成了“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围绕“左右”方位形成了“左祖右社”、“左昭右穆”,围绕“上下”方位形成了“上尊下卑”,围绕“内外”方位形成了“内诸夏外夷狄”等方位观念。这表明,西周时期(     
A.周王强化了地方行政管理B.方位观念赋予了礼制内涵
C.家国一体观念得到了认同D.同源共祖的意识初步确立
2 . 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的变化,我们认为是历史的进步,主要因为这一变化(     
A.开创了新的时代B.说明华夏族开始形成
C.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表明宗族关系的盛行
3 .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此后,晋国、楚国都组织过类似的会盟。这说明(     
A.宗法制完全崩溃B.会盟能消除战争
C.周王依附齐桓公D.分封制逐渐瓦解
4 . 据祭祀坑与甲骨卜辞中的用牲记载,商朝用于各种仪式的牲畜往往少则数头、数十头,多则二三百头,甚至经常准备着上千头牛。这反映了(       
A.商朝与方国间的战争频繁B.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高超
C.商朝时牛耕技术得到推广D.商代畜牧业得到较大发展
5 .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A.仰韶文化遗址B.二里头遗址C.殷墟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
2022-08-15更新 | 1664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图1、图2为中国古代两个时期的形式图。从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     
A.贵族等级分封制的解体B.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C.中央行政中枢权力强化D.国家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2022-08-11更新 | 25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A.禅让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皇帝制度
8 . 周王室通过分封将土地划分给诸侯,诸侯拥有分封土地的资源和收益,也需向周王室进贡。分封后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这说明分封制(     
A.实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B.确立了“家天下”的统治
C.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D.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台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何尊。何尊是西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表明(     

A.“中国”一词历史悠久B.西周已建立大一统国家
C.中国自古就是天下中心D.宗法制分封制互为表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738次组卷 | 259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