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9 道试题
1 . 出土于陕西的大盂鼎内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和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大盂鼎铭文
A.为研究西周分封制提供材料B.反映西周有原始民主传统
C.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D.彰显了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2022-01-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2 . 西周以“血缘为基础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建立了一套比商代更加系统的制度,确立了西周分封的内在依据。这一制度是
A.世袭制B.内外服制C.宗法制D.郡县制
2022-01-2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商代的各个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族群演化而来的旧有政权,而西周的诸侯国则大部分是由西周王室建立的。分封使得周天子与诸侯间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君臣统属关系。据此可知
A.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周天子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C.内外服制加速了商朝的灭亡D.商周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周初统治者分封诸侯,受封主要为同姓子弟,如鲁、燕等国;异姓诸侯国多为功臣、前代贤王之后和归附小国,如齐、宋、徐等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的目的是
A.扩大王畿的管理范围B.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C.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D.实现直接控制地方
5 .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
A.传承了商朝的统治体系B.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C.形成不同等级的诸侯国D.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辅助)……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这说明
A.中央集权制度开始萌芽B.社会等级秩序森严
C.原始民主传统影响深远D.民贵君轻思想产生
7 .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6284次组卷 | 4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纯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尚书·吕刑》记载了周穆王作刑法时对臣下的训话“呜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庶有格命。”这表明
A.分封制规范了西周统治格局B.血缘关系深刻影响了周代政治
C.西周社会统治秩序井然有序D.周王重视对王室成员管理教育
2022-01-01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9 . “国人”一词起源于西周时期,指的是居住在国都城内的人。“国人”有参与政治的传统,或决定国君的废立,或过问外交和战,或参议国都迁徙。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君主的绝对权威尚未建立B.国人参政决定了国家决策
C.原始民主制约社会的发展D.分封等级制度遭到了破坏
10 . 史载:“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材料所体现出的核心思想应是
A.分封的目的是开疆拓土B.分封势必导致地方割据
C.诸侯养民以拱卫周王室D.诸侯势力应当受到控制
2021-12-22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