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晚期,某青铜铭文记载,官员牧牛状告他的上司侵吞他5个奴隶,司法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不应当控告自己的上级,最终判决牧牛罚铜三百爰并鞭五百下。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奴隶制度遭到破坏B.贵族体制得到确立
C.礼乐制度面临冲击D.司法体制出现漏洞
2 . 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其中所说的内服是
A.聚族而居,控制其他地方的部族B.商王直接控制的国都及附近地区
C.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其他部族D.对内通过宗法制维系与贵族关系
3 . 西周宗法制下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君权神授”,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质都
A.体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为传宗继统披上神秘色彩
C.强调政治统治的合法性D.根植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二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与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型与开展》

材料二   简单地说,秦汉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二级制,郡是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郡之长官管理一郡之军事、经济、文化和司法,其俸禄与中央九卿相当,为二千石,其地位也与九卿相等。县是低于郡的行政区,县之长官称为长或令,主要负责县内的赋税征收,兵源募集,政令及法令的推行,故县之长官也被称为“亲民之官”。郡的长官郡守(太守)、县的长官县令(长)都由国君直接任免,职位不能世袭,他们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统治权,遵循国家的法令,秉承国君的意旨行事。秦汉郡县制自创立以来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广,对秦汉乃至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泽伟、范楚平《秦汉郡县制对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到秦汉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5 . 文献与考古中的商周时代

材料一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材料二   “周人之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

——王国维

材料三   下图为西周早期青铜文物召卣及铭文拓片,铭文记载了周王将毕地的土地“方五十里”赏赐给召的史实。



(1)依据材料一,说明殷商在统治思想上有何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为解决统治阶级内部财产与权力继承问题,而实行了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三中铭文,说明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以及有何作用?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6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上述材料表明分封制
A.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绝对控制B.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
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D.加强了中央集权
7 .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社会和谐B.尊卑有序C.封邦建国D.宗法观念
2021-11-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2021-10-23更新 | 18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年贵州遵义四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9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2021-09-17更新 | 1224次组卷 | 73卷引用:贵州省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上三幅图片体现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任选两幅图,简析其代表的两个时期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