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这表明
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
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
2016-12-12更新 | 596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 高一历史
2 . 西周时期,“和”与“序”是两种重要的价值追求,《礼记》中说:“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由此可见,西周时期对“和”“序”的追求
A.推动了“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B.是儒家学派治国理念的实践
C.有利于维护周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D.有助于秩序构建和社会和谐
3 . 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由此形成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是
A.天子—诸侯—卿大夫—士B.诸侯—天子—卿大夫—士
C.天子—卿大夫—诸侯—士D.天子—诸侯—土—卿大夫
4 .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分封制D.礼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所立地方封国的人口由周宗室贵族、周贵族率领移民以及土著族群构成,地方封国不仅拥有作为国家的权力,而且负有作为更大的西周国家积极参与者应履行的义务。这说明在西周
A.以分封为纽带形成政治架构
B.中央集权体制面临挑战
C.政治统治依赖于周王的权威
D.异姓诸侯政治地位较低
2018-11-13更新 | 277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镇雄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西周统治者对分封制的设计还有所侧重,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这样设计
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
C.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
7 . 西周宗法制是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理的制度。同时,贵族们又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形成了同姓为“兄弟”、异姓为“甥舅”关系的以巩固西周王族、贵族利益为核心的奴隶主统治。这说明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是(  )
A.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B.按宗族血缘关系实现了对地方控制
C.已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D.王权和神权结合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9 . 下列关于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与我国西周的分封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以血缘为纽带B.土地都是重要的内容
C.特点都层层分封D.都不利于国家统一,容易形成割据局面
10 . 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
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
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