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周极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6000人的队伍勤王。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因国内乱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说明
A.周王权威开始削弱B.宗法制度被破坏
C.贵族政治彻底瓦解D.分封制度受冲击
2021-02-19更新 | 797次组卷 | 90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2019-01-30更新 | 2361次组卷 | 13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周人的政治权利造就了一个文化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周人的世界,从此便是一个‘天下’,而不是一个‘大邑’。中国不再是若干个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夏世界延续和发展的长篇史诗。"该学者意在说明(     
A.周制仍保有原始民主的遗存B.西周时期已呈现出政治文化认同
C.天命神权对周代政治的影响D.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
4 . 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由此说明了
A.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B.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C.权力的重心不断下移D.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022-05-07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蓝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周朝礼法规定,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报告政绩并献奉财物。而春秋时期,诸侯朝见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见,鲁国君主朝见周王仅有两次,齐桓公则一生未朝见周王。这表明
A.宗法制开始解体B.分封制受到挑战
C.礼乐制不复存在D.集权制初步形成
6 .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订立盟约,互相称王,公元前325年,蔡阁君主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公元前323年,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进行了五国相王。这反映了当时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诸侯间矛盾得以解决
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贵族阶层被官僚取代
2021-05-08更新 | 604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周代君主与诸卿会商政事,通常在例行的早朝上进行,若有重大疑难政事,君主还往往召集众卿大夫临时集议。朝议者的资格都是由宗法身份和官职所排定,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参议成员的权利不容任意侵犯。周代的朝议
A.具有贵族民主色彩B.表明官僚政治制约君权
C.破坏宗法等级制度D.导致分封制度逐步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代中国受自然资源及生产能力孱弱之限以及早期国家管理与结构功能简单之限,部落族邦共同体的接纳容量有限,往往在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出现部落族邦的分化增殖现象。这一现象
A.阻碍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B.推动了封建王朝疆域的扩张
C.为分封制的推行奠定基础D.构成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占卜过程中,神在龟甲兽骨上所显示的指示,是吉是凶,能否可行,要由商王来作决断。这个决断形式就是“王占曰”,这反映了当时
A.商朝实行君主专制统治B.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祭祀体系
C.占卜涉及的范围较广泛D.占卜是商王权力的实现手段
10 . 西周时期,天子把爵位、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又通过与异姓贵族的世代联姻,将地方异姓诸侯变为周王室的亲戚,以此加强周王室与异姓贵族、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的联系。这些做法有利于
A.异姓贵族取得祭祀祖宗的特权B.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维护周王室为中心的统治秩序D.阶层流动促进当时的社会转型
2022-05-12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蓝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