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重视家风的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科举制
2020-08-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B.分封的对象以王室子弟为主
C.分封制目的是巩固周统治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3 .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在西周的分封制下
A.诸侯可以不去朝觐周王B.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维护了周朝社会的稳定D.诸侯可以在领地内征派赋役
4 .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下图所示对联反映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禅让制
5 .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主要有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和家国同构。形成这些特征的制度因素主要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夏商时期的封国是在原部族居住地上就地册封,而西周的封国是把同姓亲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这一变化
A.防止了贵族内部的经济纷争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推动了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D.促进了国家走向统一
8 . 《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春秋时,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却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
A.分封制遭到破坏B.官僚政治正式确立
C.井田制开始瓦解D.宗法制影响扩大
10 . 西周初期,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统治阶级内部确立了“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其根本目的
A.确保分封制的顺利实施B.消弭商朝政治的影响
C.保障周王室的内部团结D.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