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民普遍具有“清官明君”意识,他们会把官吏称为“父母官”,把明君看作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一体观念
C.君权至上意识
D.封建伦理道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黄帝时代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封建社会时期,皇宫之前,一般都是一种格局,左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这种格局主要受到周代什么制度的影响
A.分封制度
B.礼乐制度
C.宗法制度
D.王位世袭制度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和三儿子。数十年后,周王死去,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材料二   《中国震撼》一文中认为:“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和诸侯之间存在‘授权’、‘尽忠’的关系”。

(1)材料一所反映的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是什么?如何评价?

(2)“授权”、“尽忠”在上述制度中有何体现?有何意义?

5 . 关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于秦朝
B.分封制和宗法制实行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C.西周的政治制度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而来的
D.分封制只是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
6 . 西周时,周公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之后,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推行郡县制
7 . “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
A.扩大了西周的势力范围B.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D.阻碍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在实力上并不如商朝,在征服商朝以后,必然面临着如何统治一个庞大国家的严峻问题。西周初建之际,中原地区出现了范围很大的权力真空,这就给周初实行大分封提供了方便条件。在夏商两代的千年统治中,名义上是版图广阔的大国,而实际上众多百姓仍被分割在一个个小国(包括诸侯国或臣服方国)里生活,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小差异,在不同的小国族之间,心理上也有一定隔阂,当时实行分封制,容易为社会所接受,有利于巩固新兴的政权。

—摘编自胡章华《浅论周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材料二   周天子通过同姓诸侯强化了对华夏地区的政治控制,异姓之人在此难以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更不敢轻易造反。从国家政治的角度看,直接受封的诸侯必须奉天子为共主,接受王室的行政领导;就家族关系而言,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周天子即是同姓诸侯群体的最高家长——宗主,诸侯在封国内则是由其子弟构成的中小贵族的宗主。在此政治格局之下,天子与诸侯之间,是君臣而兼家长与子弟的双重关系,国事也就是王族的家事。

—杜成安、高桂荣《分封制的完善与宗法分封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和诸侯承担的义务。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代分封制实行的意义。

2018-09-2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此材料旨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建立集体统治
B.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影响
C.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分封制不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