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受封诸侯前往边陲建邦立国,带去了祝、宗、卜、史等官吏,周之典籍以及各种天子赏赐的礼器等,且尊夏为正统,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冠以“夏”这一称谓,称为“诸夏”或“诸华”。这说明西周分封(     
A.促进了边疆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对边地的直接控制
C.推动了华夏认同的形成D.保障了诸侯享有世袭特权
2 . 有学者认为,周人的封建制度不仅是一个统治机制,而且在长期历史上,反映出其长期函化网络的特色。学者认为分封制
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B.极大地强化了宗法制
C.推动了地方融合发展D.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2020-05-20更新 | 41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新疆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西周早、中期的铭文中,人世奉养父祖之孝通过“祭献”推及冥世祖考即为“享孝”,追溯、缅怀父祖之德与业,以承其志、继其业即是“追孝”。材料表明西周时期
A.宗族间凝聚力增强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突破血缘组织框架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2020-05-20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新疆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2020-05-17更新 | 160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商代出土的青铜器,礼器居多,大多凝重庄严,配以繁缚、神秘的饰纹。然而,西周中期以后的青铜器,食器组合渐趋增多,形制较前期简便,饰纹也趋于简化,渐渐失去神秘意味。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分封制度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出现
C.治国理念的转变D.工商食官的衰败
6 . 关于汤武革命,荀子认为,“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韩非子则说,“汤武为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这表明
A.汤武革命成为反抗暴君的象征B.法家韩非子旨在维护专制统治
C.历史解释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D.历史观点会因史料不同而相异
7 . 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地,的情况下开始立国开疆的。史书还有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的相关记载。”该学者意在说明
A.周天子至上地位得以确保
B.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
C.分封制起了政治整合作用
D.中央对基层的管理直接化
8 . 周王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士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当时人便称宗族为“家”,意为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维系周王朝的统治
B.隐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
C.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文化
D.是一种行政制度的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周代,卜、巫、史、祝等神职人员的工作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这一变化体现了(       
A.神权政治日益完善B.宗法体制已经确立
C.世俗王权得到加强D.政教合一得以实现
10 .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故事。这揭示了
A.统治中心不断变化
B.中原文明有所扩展
C.家国同构理念形成
D.周朝维系分封等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