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玉在战国以前曾经是礼的载体,史书有“诸侯即位,天子赐之命圭为瑞”;“公执恒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等记载,还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的说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玉器在商周时成为王赐给诸侯的一种主要礼物形式
B.玉器被“道德化”、“人格化”,利于维护等级秩序
C.商周时玉器被赋予神秘主义色彩,有助于巩固王权
D.玉器制作精美而昂贵,从而成为贵族阶层专用礼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D.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2016-11-27更新 | 390次组卷 | 23卷引用:【区级联考】湖南省长沙市长、望、浏、宁四县区2019届高三3月份模拟历史试卷
3 . 关于儒学的起源,《淮南子•要略》说:“……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认为儒学是由继承文武周公的王道政治传统而产生的。周公的王道政治主要是指(   
A.王位世袭制B.井田制
C.宗法制与礼乐制D.郡县制
2016-11-27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湖南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三第十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在汉语中,“鼎”作为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可追溯到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5 . 中国有一史学家认为“封建之制,实为吾国雄长东亚,成为大一统之国家之基。而外观虽号统一,内部之文化实分为无限之阶级。”这里的“封建之制”是指
A.地主土地所有制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D.科举制
2016-11-1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卷(文综)
6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夏商周时写道:“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材料反映夏商周时期
A.人们熟知人事与天象息息相关
B.统治者借神权以加强王权
C.人们认为有超人间的鬼神世界
D.社会各阶层普遍注意天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推动社会结构转型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
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