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实物见证。从中可以得出何尊的史料价值有(     
①集权的政治制度大体形成    ②可以印证武王伐纣史实
③西周时期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④已经迈入早期国家形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④
2 .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2023-07-17更新 | 5998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3 . 如图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作为史料,它可佐证(     
A.西周分封世袭B.商周牧野之战
C.战国军功授爵D.春秋礼崩乐坏
2022-10-1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叔骨父簋出土于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1034(如图),铭文共4行35字(如图)可以从中得到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注:拓本上的字是:侯休乍(作)叔骨父庙。正月初吉,碗,延(筵)侯,侯赐骨父贝朋、牛十,骨父扬,对侯休,用作宝簋,其永用。
①青铜铸造技艺高度发展 ②小篆是主要的书写文字
③可以作为印证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史料 ④“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国君被放逐的事例很多,著名的如伊尹将太甲放之于桐宫 ,国人暴动使厉王出奔于彘等。对于这些情况时人不以为怪,周王后裔王子朝对周厉王被逐事曾直言不讳地说:“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君王于彘。”这反映了当时
A.保留原始民主遗风B.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周王室有仁德之心D.分封宗法制的逐渐崩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先秦时期一些文献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
史料出处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礼记·王制》
故天子株楼衣冕,诸侯玄裕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富国》
A.遵循了儒家的治国原则B.说明当时社会等级森严
C.彰显重历史传承的风尚D.确保了周王的专制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史料记载,商王太甲德行有亏,大臣伊尹便将之囚禁在“桐宫”,待其悔过之后才恢复其王位。西周初年,成王年幼,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待其成年后才将权力奉还。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度限制王权B.礼乐秩序走向崩溃
C.君主集权程度有限D.地方诸侯威胁王权
8 . 据史料记载:“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五寸,谓之躬圭,伯守之”。这说明西周
A.血缘纽带关系弱化B.西周王权高度集中
C.分封制度等级森严D.宗法制度受到挑战
9 . 下表是先秦文献中的部分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时期
史料出处
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尚书·君奭》
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尚书·无逸》
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尚书·武成》

A.政治行为带有神秘性B.具有重德和重实际的特点
C.君权神授具有合理性D.带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
2022-01-0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
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2021-09-12更新 | 1869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