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1 道试题
18-19高三上·北京西城·期中
1 .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

材料一   西周初年,周成王的弟弟叔虞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改国名为晋。春秋早期,晋国是北方强国,其国君晋文公名列“春秋五霸”之一。春秋后期,晋国的权力逐渐被几家大夫掌握。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室的土地。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这三家为诸侯。对此,北宋史家司马光认为:君臣名分就像天尊地卑那样不可改变,名分存在,国家就不会灭亡。而周王对三家分晋之事非但不加惩罚,反而予以正式承认,是自坏纲纪,最终导致周朝的衰亡。


(1)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二   清朝后期,有关施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指出,英国长期没有内忧外患,是世界头号强国,而貌似强大的法兰西帝国则土崩瓦解,正显示了政治制度的优劣。中国应以英国为学习对象。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浪潮中,康有为指出:“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他还向光绪帝上《日本变政考》等书籍,坚定后者变法的决心。20世纪初,日俄战争爆发,中国的立宪派认为这场战争是立宪、专制两种政治制度的竞争,日胜俄败的结果充分说明立宪制度优于专制制度,所以日本才会以小克大,以亚挫欧。从而在国内掀起了新的立宪运动的浪潮。


(2)根据材料,指出清末各阶段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共同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018-12-10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北京市西城区五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1)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通典》卷十五

(2)请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材料三 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大诰》

材料四 (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太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法令森严,百职厘举。……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五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他颁布了《大明律》,加强了对主守官吏凭借职权侵吞国家各项钱粮之类贪污犯罪的惩罚。┅┅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的贪污行为,明律规定“并赃论罪”,并于犯官右小臂刺“盗官钱(粮)”字样,耻辱终身,赃四十贯处斩。┅┅为了对贪官形成更大的威慑力量,明太祖下令各州县设立“皮场庙”,在众人围观之下活剥贪官的皮,然后实之以草,制成人皮草袋悬挂在官府门前,以示替戒。但事实上,自明成祖之后吏治腐败贯穿于整个明代。到明朝后期,贿官、胁官等腐败现象比比皆是。

(3)根据材料四,五,六,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

(4)根据材料请全面分析朱元璋整顿吏治的措施。

2018-10-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曰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官员上的区别。

(2)分析、比较材料二中两图的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产生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4 . 高一历史课上,历史老师让学生归纳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下列同学的发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皇权至上
②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③天子居于统治地位,等级森严
④宗法制和分封制紧密结合,互为表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 . 台湾学者杜正胜说:“自西元前600年以下,大约400年的期间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古典的、封建的政治社会逐渐结束,传统的、郡县的政治社会逐渐开始。……归纳中国社会从古典封建转入传统郡县的要义,方能显示传统政治社会结构的特质。”这里的“古典封建”时期指的是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6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材料四:军机处是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密之地。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军机处“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那一制度?
(2)结合材料二回答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材料二反映的是那一制度?据材料归纳其特点?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回答唐、宋、明是如何协调并最终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的?
(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政治权利发展的趋势。
2017-11-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用人上的主要区别。

(2)归纳汉、唐、元、明加强集权、强化专制的主要方式和措施,在横线上填出相关内容。

①调整中央机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④注重官吏的选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17-10-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出有关加强中央集权的焦点问题。
(2)西周、秦、元三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3)秦朝、西汉、宋代的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
2016-11-27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曲沃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三 (主父偃)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四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上”指哪位皇帝?主父偃建议怎么解决地方诸侯问题,摘抄材料回答。
(4)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四归纳行省的主要特点。
2016-11-27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是对下列哪一时代特征的归纳?
A.西周B.东周C.西汉D.隋唐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