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1 . 商朝共有七个都城(下图)。商朝前十王均以亳为都城。自仲丁元年(公元前1508年) 至公元前1300年,王室多次迁都。这一现象客观上
A.加强了对方国直接管辖B.推动了中原地区的开发
C.确保了分封制度的推行D.传播了礼乐等级制文化
2021-03-22更新 | 797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殷商甲骨卜辞内容大多和以商王为核心的贵族决疑于卜筮有关;到了春秋时期,卜筮的原则发生改变。据郑玄《礼记注》载:“(卜筮者)当正己之心,以问吉凶于蓍龟。不得于正,凶则卜筮其权也。”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人将道德因素加入卜筮中B.人的道德决定了卜筮的结果
C.周代延续商代对鬼神的敬畏D.周人利用卜筮维护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周时期,中原音乐舞蹈不论动作、曲调还是词意表达,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四夷乐舞”则反映人本来的生活状态与情趣,其内容大多是歌颂自然、生活和爱情,表现形式热烈奔放、真挚感人。这反映出
A.各地民俗融和宗法理念B.礼乐制度浸入主流文化
C.儒家思想确立正统地位D.音乐舞蹈促进民族联系
2021-03-15更新 | 508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史记·夏本纪》记载夏启讨伐有扈氏,临战前发布动员令:“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用(服从)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这一记载表明夏朝政治统治的特点是
A.强调君权至上B.强调血缘关系
C.具有神权色彩D.注重舆论宣传
5 . 据周朝铭文记载,伯晨始受命为垣侯而得玄衮衣、幽芾之赐,玄衮衣即礼书所谓玄冕服,而玄冕服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通服,与玄衮衣相配的幽带是区别诸侯与卿大夫的标志。据此可知当时的服饰
A.是中国手工业发达的见证B.体现了天子最高礼仪的特点
C.具有维护等级秩序的功能D.是政治制度物化的具体象征
6 . 周武王灭商后,循夏商惯例,分封了神农、黄帝、尧、舜、禹的后裔和商纣之子武庚。周公东征之后,大行分封,“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学者称之为“周初大分封”。“周初大分封”
A.有利于集权体制的形成B.继承武王分封的基本原则
C.促进周天子权势的上升D.体现了部落向国家的过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周初受封的几个大诸侯国,如齐、鲁、晋、燕等,在夏商时期皆为蛮、夷、戎、狄各族所居,长期徘徊于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分封制推行后,这些封国所在地区无例外地建立起奴隶制政权。由此可见分封制
A.使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B.初创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商王征用吴属下的人民时必须通过吴本人供给、致送;周武王征召国族的属民时,也须通过这些国族的首领,而不能直接征用。据此可知,当时
A.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地方割据势力十分强大
C.中央集权制度遭遇挑战D.血缘贵族政治逐渐确立
9 . 西周宗法制度是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琉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据此可知,宗法制
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B.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
C.成为各级贵族生活准则D.形成完备的政治体系
2021-06-25更新 | 475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殷商时期,“上帝”是至上神,“天”不是神,它与“上帝”没有关系,周人曾为商人的臣属,信仰过上帝,但在周灭商后,逐渐用“天"取代了“上帝”,这表明(   
A.周代比商代更具有理性精神B.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统治特点
C.周统治者构建新的统治秩序D.周代意识形态始终摇摆不定
2021-02-1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