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下表史籍的记载,能看出
史籍内容
《左传·闵公元年》(鲁国)犹秉周礼……鲁不弃周礼
《周礼·明堂位》鲁(鲁国),王礼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鲁(鲁国)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

A.史书记载的片面性很强B.鲁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C.鲁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D.周代规章制度非常完备
2022-05-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据考订,殷商时代的人认为天命将永远不离子孙;周人由殷商覆亡的教训中体会出天命靡常,恒无一定的道理,认为上苍鬼神是否佑助周王朝,并非上苍自己的决定,应该凭恃百姓的意志决定。据此可知,周人
A.萌生尊重祖先的意识B.具有敬德保民的观念
C.否定崇拜先王的行为D.传承天命靡常的思想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3 . 据《史记》记载:西周初定天下时,周公怕诸侯背叛周,便摄政主持国家大事。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奉命讨伐武庚、管叔,流放蔡叔。用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代替武庚为殷的后代,建国于宋。这一记载反映了
A.宋国建立强化了中央的垂直管理
B.诸侯国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现象
C.安抚商朝余部是巩固西周统治重要方式
D.平定武庚叛乱有利于确立官僚政治体制
2021-11-29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周代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君主的地位与权力,其余诸子只能另立宗室。尽管在隶属关系上,“君有合族之道”,但是,仅就君主的公室而言,其成员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周代宗法制度规定“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该学者意在说明,周代宗法制
A.强化了中央集权B.促进了宗族团结
C.维护了王室权威D.确立了等级秩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时期,大部分农官,尤其是高级农官,主要是父子相承,世族任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高级农官往往由诸侯亲自任命,或由代表他们的有关行政机构任命。至于基层农官,一些有实权的大臣和郡县长官都有权任命。这说明
A.血缘宗法关系已经消失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
C.西周王权势力不断衰微D.井田制度逐步趋于瓦解
6 . 周朝礼法规定,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报告政绩并献奉财物。而春秋时期,诸侯朝见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见,鲁国君主朝见周王仅有两次,齐桓公则一生未朝见周王。这表明
A.宗法制开始解体B.分封制受到挑战
C.礼乐制不复存在D.集权制初步形成
7 . 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维护方国联盟的秩序。周克商后,殷商故地“其民易煽,其地易震”,同时,殷商属国还与殷民相互勾结,制造动乱。《左传》记载到:“周公吊二叔之不贤(武王弟管、蔡与商遗势力武庚勾结叛乱),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周初
A.君主集权制度的确立具有必要性B.统治者推行新的统治模式势在必行
C.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已成定局D.防范商周贵族的联系成为当务之急
8 . 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卿大夫有助祭的义务,并通过助祭活动接受上一级君主的政命或政事,即“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受命焉,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权力依血缘关系建构B.宗法观念渗透到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
C.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D.分封制利于加强各级政权的隶属关系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夏王太康“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商王太甲被伊尹“放之于铜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这些记载表明夏商周时期
A.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王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C.政治斗争非常激烈D.仍有浓厚的原始民主制度残余
2021-07-29更新 | 52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2019年湖北随州曾国(西周封国)墓葬群出土的编钟。
编钟铭文大意:
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
功业,被分封到南土,
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
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
通过统治曾国,光大
“夏”的功业。

由此可知
A.西周对夏文化的沿袭B.周王直接控制长江流域
C.诸侯始终效忠周天子D.分封制有利于文化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