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西周初年,周成王命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并留守主管东方政务,周公死后该职务由其子继承;成康之际改由周天子直接派遣且不再长期驻守。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A.对分封制进行局部调整B.力图稳固王权的尝试
C.实现对东方的直接控制D.王室内部斗争的激烈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2 . 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铜鼎,大小依次递减。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A.血缘政治的完善B.铸铜技术的进步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中原文化的扩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
4 . 《左传》记载:“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周王室利用血缘关系巩固统治B.周王室统治范围得到扩大
C.“家国一体”的观念已深入人心D.国家治理的集权特色凸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现有材料来看,周人围绕“中”形成了“以时中万邦”,围绕“四方”方位形成了“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围绕“左右”方位形成了“左祖右社”、“左昭右穆”,围绕“上下”方位形成了“上尊下卑”,围绕“内外”方位形成了“内诸夏外夷狄”等方位观念。这表明,西周时期(     
A.周王强化了地方行政管理B.方位观念赋予了礼制内涵
C.家国一体观念得到了认同D.同源共祖的意识初步确立
6 . 《左传·公年》记截:“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体现出(     
A.分封制是宗法制基础B.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C.王权与神权相互影响D.内外服制度的推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载,商朝君主太甲因不清明,被臣下伊尹放逐于桐宫;周厉王因暴虐无道,引发国人暴动,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朝政,时人对此却不以为怪。这反映了当时(       
A.君臣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C.宗法血缘关系逐渐瓦解D.廷议方式有助于减少中央决策的失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问政于箕子(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建议他除了“谋及卿士”“谋及卜筮”外,还要“谋及庶人”。武王十分钦佩。这反映了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仍具影响力
B.重大事务采取集体决策
C.商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强大
D.神权政治占据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载,商汤伐桀后“大旱七年,洛川竭”,卜筮神谕“当以人祷”。汤曰,“吾所为请雨者,民也,若必以人祷,吾请自当”,遂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方数千里。关于这一记载,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天人感应学说尚未形成B.早期政治文明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
C.尚巫传统左右社会生活D.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夏商西周时期,“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丛社。”到东周时期,各国宫城内的祭祀遗迹已很少见,社祀、宗庙等礼制性建筑已被移出宫城。这一变化表明
A.族权与政权趋向于结合B.神权对政治的影响减弱
C.贵族分封制度日益瓦解D.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