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据如表可知,这些方位观念
周人的方位观念出处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左昭右穆”左祖右社”《周礼》
“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尊省西向,卑省东向"《礼记》
“内诸夏外夷狄"《公羊传》
A.体现了王政的神权色彩B.反映了周人严谨的地理意识
C.规制了周朝的政治秩序D.凸显了基于血缘的族群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分封在商朝已出现,当时主要是对自然形成的方国、部族加以名义封号。周朝的分封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这说明,周朝分封制
A.加强了王室对统治疆域的控制B.确立了贵族之间严格的等级关系
C.避免了王族内部争夺最高权力D.体现了统治集团对权力的再分配
3 .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西周孝王曾攻打西边的游牧民族犬戎,犬戎臣服于周,并固定为西周王朝提供马匹,后来他们的首领非子受周天子分封,建立秦国。从这段历史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秦国最初并非中华民族的一部分B.华夏族形成是多元融合的历史过程
C.秦灭六国是华夏文明衰退的体现D.中华文明最初起源于陕西西部地区
4 . 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5 . 夏商周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信仰神灵,而统治者为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天意,以得到民心。这说明当时(     
A.王权统治较为稳定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政权更迭较为频繁D.各项制度尚不健全
6 . 《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A.私有制的发展B.原始社会的解体
C.统治者的自私D.早期图家的建立
7 . 《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姓封地多在今关中地区和今黄河中下游一带。这说明
A.西周的分封对象比较单一B.西周主要依靠同姓诸侯拱卫
C.姬姓诸侯完全集中核心区D.西周诸侯拱卫王室作用相同
8 . 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排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最重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
2020-10-14更新 | 330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学考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2020-07-08更新 | 13836次组卷 | 97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先秦的地名来历中,因方国、部族对口有地名的沿袭而出现过“异地同名”的现象。如西周懿王曾一度都于犬丘(今甘肃天水境内),后来的卫国和宋国均有地名犬丘。秦先祖非子居地远在陇西,却也把其居住地命名为火丘。这些史实表明,探寻“异地同名”现象有助于了解
A.自然环境的演变B.朝代更迭的状况
C.疆土扩展的情形D.移民迁徙的过程
2020-03-30更新 | 736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铭选中学、泉州市第九中学、南安市侨光中学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