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7 道试题
1 . 汉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官侍从左右,参与决策,称为“中朝”或“内朝”,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政务机关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     
A.提高了中枢决策效率B.导致了中央行政紊乱
C.完善了中枢权力体系D.强化了君主集权体制
2023-10-16更新 | 570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太祖时期,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同;财政大权从宰相职权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掌管,三司使的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这些举措(     )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B.有利于皇帝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C.导致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分散D.加强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
3 . 宋代诸州除设知州外,另设“通判某州军州事”,简称通判。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据此可知,宋代(     
A.地方事权分化B.行政效率低下C.武将地位弱化D.边境防守空虚
4 . 元代学者虞集指出:“中书省以治内,行省以治外。”行省除了有地方行政权外,还兼有军政与财政大权,即行省可统辖地方军队,地方财税亦可自留三成于本行省。由此可见,元代行省制(     
A.造成了元末社会动荡不安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加强了对全国各地区管辖D.体现了中央高度集权特点
2023-05-02更新 | 1604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蓝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汉时期新增的郡级行政单位呈现出由中原向南、北、西扩张的趋势,中原地区新增各郡的管辖范围较小,非中原地区所设新郡的管辖范围较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西汉时期(       
A.地方行政区划设置随意B.非中原地区战略地位显著
C.中原发展程度高于周边D.统治疆域开始扩展到南方
6 . 历代中央管理地方的机构或官职及地方行政机构或官职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 表所列汉、唐、宋、明四朝与此相关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转运司、节度使、提点刑狱司
郡尉、县丞、州刺史、大鸿胪
巡抚、按察使司、提督四夷馆
节度使、鸿胪寺、羁縻州刺史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①③
7 . 下表为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颁行时间举措出处
964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马端临《文献通考》
964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筦榷(政府对盐、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官乏车牛者,僦(租赁)于民以充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965诏诸道当辇送上供钱帛等舟车,并从官给,勿以扰民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973令诸州旧属公使钱物尽数系省(中央管理财物的机构),毋得妄有支费马端临《文献通考》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宋太祖上述举措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2-12-08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学者研究发现,汉文帝时期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荐,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资产的限制。这样的变化(     
A.体现了察举制的形成完善B.标志着科举制度走向成熟
C.有利于贵族垄断人才选拔D.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2022-07-01更新 | 3527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元朝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同时,在财赋、刑名等庶务方面行省具有一定自主权。这种制度设计(     
A.扩大了地方的职权范围B.彻底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C.凸显了管理上的复杂性D.体现了集权与分权的双重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秦汉时期出现较多的词汇:

秦半两钱;蒙恬;汉承秦制;郡县制;西域都护;盐铁官营;张骞;凿空;刺史;编户齐民;田庄;五铢钱;大秦王安敦;霍去病;甘英;文景之治;“推恩令”;丝绸之路。


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提炼一个主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