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史料出处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四库全书·后村集》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
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B.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D.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2019-12-20更新 | 280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零班、培优、补习班)
2 . 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
③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乘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唐初唐太宗设政事堂辅制天下:“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人,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指黎民),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据史料判断最初政事堂拥有的权力主要是
A.行政权B.决策权C.审议权D.立法权
4 . 刘海峰先生在《科举学导论》中说:“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是中国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
B.科举制不具有公平调节社会秩序的特点
C.科举制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考试选才打破了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
2016-12-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上饶广丰县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
B.科举制的发明,有利于摒除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
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
D.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2016-11-21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