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一   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中央集权)示意图:


材料二   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划分和地方政府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沿革损益,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方层级管理的“变”与“不变”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方层级管理变化的特点及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7402次组卷 | 77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武昌首义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官吏制度的选才程序示意图。该制度
A.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B.将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C.大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D.注重被选者的才学品行
4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中枢行政机构的演变示意图



根据两则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标题,写一篇小论文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史论结合,思维清晰,格式正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汉代推行的“推恩令”示意图,关于此如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旨在加强皇权B.废除了嫡长子继承制
C.兵不血刃的政治智慧D.政治变革与思想变革相背离
2020-09-24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郧阳中学、恩施高中、随州二中、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韩国磐先生在研究三省六部制度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吏部演变稳定从未发生变化B.户部与兵部的演变过程完全吻合
C.礼部演变由单一到分散繁杂D.隋唐六部制与前朝存在承继关系
7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三幅图呈现的都是中央官制B.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央官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下图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
2019-01-30更新 | 25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湖北宜昌三峡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经历的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遗书·殷商制度论》

图1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2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某政治文献
材料四: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五:在人大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
——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1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的是哪个职能部门?
(3)图2中的国会与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哪一机构类似?图一和图二两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4)材料三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主要意义?
(5)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些史实很好地证明了材料四观点的正确性,请举一例来说明。
(6)新中国是怎样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016-11-27更新 | 5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湖北武穴市梅川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