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景德四年(1007)《亲试进士条例》规定:“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元祐年间苏轼知贡举,本欲录取门生李廌,但李廌却名落孙山。对此,苏轼曾作诗云:“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由此可见当时(     
A.科举受到新旧党争的影响B.科举竞争日益激烈
C.科举取士被权贵阶层垄断D.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朝设置行省时,常常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看汉中、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入四川而划入陕西。由此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     
A.防止地方割据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传达行政命令D.扩大国家的疆域
2021-11-03更新 | 378次组卷 | 34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2019-2020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一条官场潜规则,“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把权力装进笼子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2021-08-22更新 | 140次组卷 | 94卷引用: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B.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C.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D.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2020-08-24更新 | 219次组卷 | 36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1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些现象
A.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C.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D.直接导致唐后期朋党之争
2020-05-11更新 | 35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9年重庆市南岸区高三开学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负责审查“二千石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等官员的不法行为。

——据《汉书》整理

材料二:行省是蒙元帝国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在世祖前期和中期,多数行省是以中书省宰执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形式出现的。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陡然减少,而半固定化的行省不断扩充和发展,并且在世祖末成宗初逐步过渡到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据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整理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1)材料一中“□□”处应填的官职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官职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该官职的职能在维护“大一统”方面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行省在元代的双重属性。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行省制创建的积极意义。
7 . 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2019-10-25更新 | 794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8 . 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务,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
A.转移宰相的权力
B.提高三司的地位
C.加强君主的权力
D.消除地方的割据
9 . 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西周封邦建国B.汉朝行“推恩令”
C.元朝广设行D.秦朝设郡置县
2019-08-16更新 | 536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019-06-10更新 | 12742次组卷 | 212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广益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