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宋史》卷1161《职官志一》记载: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宋太宗)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押敕齐衔,行则兵马。该现象的出现说明了
A.吸取唐朝藩政割据的教训
B.北宋效仿唐朝的中央官制
C.北宋初期相权限制了皇权
D.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做法
2 . 如图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A.西周的分封
B.秦朝的郡县制
C.汉代的刺史制
D.元朝的行省制
2017-10-27更新 | 402次组卷 | 32卷引用:贵州省瓮安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3 .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2017-10-19更新 | 478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4 . 按照“人主莅权,大臣审权,争臣议权”的原则,皇帝任命或责降官员不当,负责起草诰词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可以“封还词头”,加以拒绝。这表明宋代(  )
A.有效杜绝官僚腐败B.丞相权力进一步加强
C.皇权受到一定制约D.皇帝与大臣共治天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宋的戴表元说:“名卿士大夫,十有八九,出于场屋科举。”有人曾统计过文天祥为状元的宝祐四年(1256)那榜进士,来自平民家庭与出于官员家庭的人数比约为7比3。据此可知,南宋科举制
A.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致力于维护下层民众权益
C.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D.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时期“佐天子执兵政”的官员是
A.转运使
B.参知政事
C.三司使
D.枢密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C.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2016-11-27更新 | 22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这表明
A.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B.官吏监察日益严密
C.贵族政治完全消失
D.行政效率逐渐提高
2016-11-27更新 | 332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