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   魏晋时代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和魏晋时期中央政府选拔官吏的制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2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虽然分分合合、王朝更替、偶有反复,但没有改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演变趋势指(  )
①察举制度不断完善②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③专制主义不断强化④民主法治不断健全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3 . 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
(2)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
(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推知中央官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中的“帝”指的是哪一朝代的哪位帝王?
(4)从三段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019-11-06更新 | 11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
4 . “汉、魏以下,州郡县官得就地自辟僚佐,后魏、北齐多由吏部选授,隋确立制度,全国任何小官,任用权都操在吏部。”选官方式的变化反映出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政治制度的发展缺乏延续性
C.官员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D.吏部已成为核心的决策部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文臣、通判、转运使的设置,反映了(  )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2020-04-16更新 | 309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珠海二中、斗门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有三人是科举出身;高宗一朝41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大多出身进士。这反映唐朝(     
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
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D.科举成为做官便捷途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学校来的“生徒”是其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由此可知
A.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
B.唐朝官员的入仕途径多样
C.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
D.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
8 . 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1)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根据相关知识,说明汉、唐、明、清四朝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中国封建统治者为处理与地方关系问题要着力解决什么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呈现出什么样的基本趋势?
(3)明清志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而同一时期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新制度。请列出英美法德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的标志(含时间、文件)
2017-12-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表明
A.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的演变趋势
B.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C.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
D.汉代宰相掌握实权,唐代宰相形同虚设
2016-11-27更新 | 16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10 . 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
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
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
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