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史家常用“内重外轻”和“外重内轻”论述中国历史上的集权与分权。“内”指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权,“外”指地方政府和地方分权。由外重内轻引发割据,加速王朝瓦解的是(     
A.秦、西汉B.东汉、唐C.唐、北宋D.南宋、明
2022-11-18更新 | 1417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初,“崔卢李郑王”号称一流大姓。唐朝历任宰辅中,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即占27人,其余如荥阳郑氏10相、博陵卢氏8相。五姓“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以至于唐文宗也发出“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的慨叹。由此可知
A.贵族政治色彩较为浓厚B.世家大族把持中枢权力
C.君主权力受到相权制约D.科举制度积极作用有限
3 . 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规定:诸侯国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这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B.巩固分封制度
C.削弱丞相权力D.解决边患危机
2020-12-10更新 | 276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2届高三10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实现了选贤任能
2020-11-04更新 | 356次组卷 | 58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A.汉朝丞相位高权重B.汉朝相权无足轻重
C.相权不能制约皇权D.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2020-10-25更新 | 1315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2年重庆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面是关于汉魏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的统计表。据此表可知,3世纪上半期
大族小姓平民合计
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数量
汉(196—219年)3829.01914.57456.5131
曹魏(220—239年)6038.73824.55736.8155
曹魏(240—264年)7447.15937.62415.3157

——(资料来源于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A.门阀士族势力受到抑制B.汉代选官制度得以延续
C.豪强地主垄断人才选拔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减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资料这样描述中国古代的一项制度:“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用人制度,它把读书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由此判断这项制度应是
A.察举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九品中正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南朝的《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C.书籍匮乏D.唐朝喜爱南朝文化
2020-02-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结束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10 . 《元史·百官志》载:“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综合材料判断,“都省”应指
A.中书省B.尚书省C.枢密院D.内阁
2020-02-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