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8 道试题
1 . 据文献记载:汉初,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这表明汉初(     
A.已埋下王国叛乱的隐患B.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完全继承秦朝政治制度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2 . 宋代建国初期因袭唐代宰相独立判事使用堂帖的旧制,后宋太祖因“赵韩王在中书,权任颇重,故当时以谓堂帖势力重于敕命,寻有诏禁止”。宋太祖这一措施(  )
A.缓和了相权与皇权的矛盾B.降低了朝廷的权威
C.导致中枢权力争夺的激烈D.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2023-10-24更新 | 643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2(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3 . 清代著名学者赵翼说:“元太祖本无国号,但称蒙古。世祖至元八年,因刘秉忠奏,始建国号曰‘大元’,取‘大哉乾元(出自《易经》)’之义,国号取文义自此始。”下面能够对元朝取国号为元的合理解释是(     
A.继承汉唐以来的社会制度B.加强控制地方的现实需要
C.强调统治中原的正统地位D.继承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
4 . 南宋初期,宋高宗给予宰相重权,通过与宰相共同分配权力的方式建立高速运行的中央决策系统,使得“原本分享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和权相集中起来”。这说明当时(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步缓和B.封建官僚体系面临严重危机
C.中央权力运行方式有所调整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2023-09-18更新 | 555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1届高三仿真模拟(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据此可知(     
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B.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
C.中央选举权利得到加强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2023-04-27更新 | 1477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两汉史书中手工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内容出处
“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满足指标),不合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桓宽《盐铁论》
“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山阳、东郡、汝南皆为郡县名称)班固《汉书》
“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粗劣),贾(通“价”)或强令民卖买之。”司马迁《史记》
上述史料主要反映了汉代(     
A.垄断性经营破坏平等竞争机制B.官营经济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
C.官营手工业经营管理亟需调整D.私营手工业发展缺乏良好环境
7 . 汉朝的藩国官制比照中央,也设有诸侯国相。惠帝至文帝时,国相权力很大,统领藩国百官,辅佐藩王,甚至有统兵之权。但自景帝以后,国相的权力不断缩小。至武帝以后,国相与郡守无异。国相权力的演变体现了(     
A.中枢官制逐步完善B.藩王权力恶性膨胀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无为政策有效贯彻
2023-01-29更新 | 811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学者统计,唐代有 369名宰相,出自 98个家族;而宋代有 134名宰相,出自 126个家族。由此可知,科举制(     
A.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B.优化官僚队伍整体结构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汉时期,汉武帝以察举制从民间拔擢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让他们成为皇帝的智囊团。其举措的初衷在于(     
A.分散丞相的权力B.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C.减轻皇帝的负担D.完备中央职官设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