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下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晚期丝织墨书“张掖都尉棨信”。“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棨信”是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对该文物解读正确的是(     
A.说明西汉对张掖己置郡管理B.张掖郡是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C.表明蔡伦改进造纸术还没有传至张掖D.是研究汉高祖开疆拓土史的重要实证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代出现了以山林、寺院为中心的大规模的民间讲学组织——书院,书院不但有名师,有图书,有学舍以居诸生,而且有仓縻以给诸生。这说明唐代(     
A.私学教育繁荣B.科举取士的衰落C.教育体系完善D.社会教育多样化
2023-05-06更新 | 504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2023届高三选考科目押题(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朝曾一度不行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三年一次。初,汉人、南人考试内容较蒙古人、色目人难度大。后来此种现象逐渐改变,其中在1333年,在所取进士百人中,近六成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七成娶汉人为妻。这说明(     
A.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政府放弃民族歧视政策
C.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D.民族矛盾得到极大缓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魏晋时期,封爵是获得政治权势的重要途径,“公侯之子孙”能轻易获得上品。从下表出仕的统计中可以看出该时期(     
父祖或本人有爵者(出仕)父祖或本人无爵者(出仕)
西晋81183
东晋130108
A.官员选拔的封闭性强化B.普通的地方豪强出仕途径拓宽
C.中正品评评议权力削弱D.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得到增强
2023-01-18更新 | 935次组卷 | 9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学者统计,唐代有 369名宰相,出自 98个家族;而宋代有 134名宰相,出自 126个家族。由此可知,科举制(     
A.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B.优化官僚队伍整体结构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6 . 据《中国科学史话》统计,中国历史上共产生状元700多名,但有明确著录籍贯的只有357名。下列四幅柱状图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明代)的科举状元籍贯部分统计。与这四个历史时期对应一致的是(     

                                                                                

                                                                                
A.②④③①B.④①②③C.②④①③D.④③②①
7 .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政治体制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议制度具有集思广益的长处,避免了个人思考的见事不周、偏执一端或墨守成规的弊病。许多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参与决策,汇集了来自各方面的情况,决策者们就能较为准确迅速地了解信息,掌握动向,避免颁布错误的政令,……年轻的低级官员参与议政,给政事堂会议带来了生气和活力,给封建政治带来了新气象。政事堂合三省首长议事,减化了颁行的手续,从而政令制订迅速,执行便捷,提高了行政效率。

——摘引魏向东《试论唐代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

材料二     时军机之权,独峙于上,国家兴大兵役,特简经略大臣、参赞大臣,亲寄军要。……厥后海疆衅起,经略才望稍爽,权力渐微。粤难纠纷,首相督师,屡债厥事,朝廷间用督抚董戎,多不辱命,犹复不制以文法,故能霈施魄力,自是权又移于督抚。同治中兴,光绪还都,皆其力也。

——引自赵尔巽《清史稿》

材料三     民初,中国社会成立的政党和类似政党的政治团体大约有300多个。有人称这一时期为“政党林立的时代”。……针对这一历史现象,梁启超在给袁世凯的信中讲到:“今国中出没政界之士,可略分为三派。一曰旧官僚派,二曰旧立宪派,三曰旧革命派。……政府惟有利用健全之大政党,使为公正之党争,彼自归于劣败,不足为梗也。”

——据谢彬《民国政党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概括政事堂设立后的决策优势。结合所学,阐述为加强君主专制,中枢机构在宋朝的演变概况。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军机处决策机制的角度简述“军机之权,独峙于上”的观点,试分别从太平天国和八国联军侵华两个时期分析“权移于督抚”对清朝造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政党林立”这一历史现象,分析此后袁世凯对“健全之大政党,使为公正之党争”这一建议所采取的举措。
2022-12-15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历代中央管理地方的机构或官职及地方行政机构或官职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 表所列汉、唐、宋、明四朝与此相关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转运司、节度使、提点刑狱司
郡尉、县丞、州刺史、大鸿胪
巡抚、按察使司、提督四夷馆
节度使、鸿胪寺、羁縻州刺史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①③
9 . 中国古代某官员管理制度规定“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这六条中,其中一条察“强宗豪右”,五条察郡守、尉和王国相,凡违法乱纪、仗势欺人、贪污腐化、结党营私等,都在监察之列。这一“管理制度”(     
①用以巡视和监察地方政事                      ②行事官员品级低且权力大
③代表社会有效地履行职责                      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高宗以后,最高统治者一方面通过“墨敕”“内降”等方式,绕开正规的颁诏程序,直接处理行政事务;另一方面,在三省制外设置大量的使职,使职“不缘曹司,特奉制敕”,并直接“入奏天阙”。这些措施的实施(     
A.便于集体决策以减少失误B.使中央集权得到逐步加强
C.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D.有利于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