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汉武帝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以下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推行“推恩令”B.汉武帝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C.有利于西汉的“大一统”D.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 . 材料1: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俟,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2: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员。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一开贡举,每放近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材料3: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3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为l: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至2.25万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注:指康熙初年)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万人,官民之比已高达1:911。
──《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
请回答:
(1).材料1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2).分析材料3历史现象的危害及其历史教训。
(3).扼要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
2013-03-1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盘锦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一一《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此制度的定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元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古代所学的地方制度,并举两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制度
2013-11-28更新 | 8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南省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初年,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在实行何种地方行政制度问题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个主张实行分封制,一个主张实行郡县制。对此,)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其不难哉!”司马迁:“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史汜·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割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诸侯手表序》
材料三:(晁错)说上日:“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嗣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灵王刘濞列传》
材料四:(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分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英国,必稍自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秦始皇是怎样认识地方行政制度建设问题的?基于此种认识,他做出了什么样的决策?对此,司马迁持何态度?
(2)根据材料二,说明西汉初年为何义实行分封制,建立于国?
(3)晁错和主父偃在解决王国问题上的建议有何不同?
(4)两汉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创立了哪些政治制度?
2013-07-23更新 | 10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新马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联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
A.施恩于宗族子弟,强化血缘宗亲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完善地方管理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6 . 《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 “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材料反映了汉武帝实行了怎样的措施
A.剥夺王国封地B.推恩令C.夺取诸侯爵位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2016-11-18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7 . 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该材料体现的是
A.汉承秦制,加强中央集权B.废除嫡长子继承制
C.通过血缘关系增强地方势力D.实行推恩令
2016-11-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文登市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对这一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
A.背景:汉景帝无力平定七国之乱B.内容: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传统
C.结果:尾大不掉,事与愿违D.意义: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9 . 纵观我国选官制度,不仅有着许多宝贵的可供今天借鉴的基本原理,而且从中亦可吸取不少有益的历史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三 观察下面一幅图片

材料四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最早产生于什么时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流行于中国古代的哪一时期?
2014-10-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公主岭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
B.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
C.梁王和城阳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
D.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