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与材料中“贡士之法”密切相关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军功爵制
18-19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判断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了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在其他统治区域内都设立行中书省,从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4 .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显而易见的是……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材料中省略处应为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 . 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B.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
C.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2017-03-10更新 | 66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名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这段材料谈论的是哪一选官制度的弊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2016-11-27更新 | 772次组卷 | 79卷引用: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
B.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
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
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