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统一多民族国家,流传着太多的民族团结故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入清后,西藏接受中央政府统辖。顺治帝正式赐予达赖五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雍乾时期清廷几次派兵入藏平定准噶尔部贵族策动的叛乱,击退廓尔喀(尼泊尔一部落)入侵。雍正五年(1727年),设置两名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地方政府。乾隆年间,改革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分散西藏地方政府事权,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权力。

——摘编自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

材料三 拉萨布达拉宫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关于布达拉宫,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从红山宫到布达拉宫的演进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②从布达拉宫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看,布达拉宫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具有十分独特的价值。

——根据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世界遗产中国录》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期对西藏所采取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西藏自治区设立的时间,并简述西藏自治区是如何行使自治权的。
(3)根据材料三,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唐朝和清朝的相关史实予以阐释。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指出布达拉宫所蕴含的主要文化内涵,并以布达拉宫的建筑元素予以说明。
2021-05-2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初名总制院,1264年设立,由国师八思巴统领,八思巴是吐蕃宗教领袖。……宣政院在吐蕃有重大事变时,设行宣政院前往处置,但重大军事行动需与中央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商议。……宣政院长官有帝师(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或宣政院推荐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军民通摄,僧俗并用,由朝廷授职。

——选自人民版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1880年,清政府再次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左宗棠在哈密建立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定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利,……

——选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以下材料选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至于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不然:这些地方不独在历史上为异种民族久远聚居的区域,而且在经济上与中国本部各省根本不同,因为中国本部的经济生活,已由小农业、手工业渐进于资本主义生产制的幼稚时代,而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还处在游牧的原始状态之中,以这些不同的经济生活的异种民族,而强其统一于中国本部还不能统一的武人政治之下,结果只有扩大军阀的地盘,阻碍蒙古等民族自决自治的进步,并且于本部人民没有丝毫利益。

根据材料下列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宣政院拥有哪些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代对于吐蕃的管理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在收回伊犁的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主张在西藏新疆等地实行民族自决自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建国后我国中央政府在改善新疆、西藏交通发展上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