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A.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B.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D.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2022-06-30更新 | 16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学考选考科目适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玄宗时期,诏敕应该由所有的宰相共同署名,值事宰相签署后,还要历抵其他宰相府第去签署。肃宗时,“许令直事者一人,假署同列之名以进,遂为故事”。德宗继位后,废除假署代名制,后又改宰相一日一值守,但宰相不能有连续的掌权时间。这些举措有利于
A.防范宰相专权擅政B.避免行政决策失误
C.提高中枢决策效率D.扩大中书省的权力
2022-03-23更新 | 40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1月浙江历史高考选考真题
3 . 北宋名臣包拯曾直接总管国计,应承四方贡赋之入,在边境上“置场和市”,设立收税的贸易市场,发展边境少数民族的贸易。当时他所担任的这一职位是
A.参知政事B.三司使C.枢密使D.丞相
2022-03-1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唐代科举承“乡举里选”之意,有公卷、通榜之制,参考学子的平日诗文和社会、政府官员的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而不是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宋代所凭只是考试成绩,且出现了糊名制度。这种变化反映出科举制
A.民主性加强,世家大族再难垄断官场
B.统治基础扩大,官员素质得到提升
C.制度设计日趋规范严密,更强调制度的公平性
D.考试成绩成选官的唯一依据,“选举”功能丧失
2022-03-1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的结构特点表现在:三省的长官和下级官员之间的隶属关系严格,三省成为独立于皇帝之外的政权机关,三省对政务处理工作进行明确分工。由此可知,唐朝前期的政治体制
A.使决策和行政权分离B.凸显了皇权专制特点
C.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D.减少了皇帝决策失误
6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自己封拜官职,因心怯,他将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这表明
A.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2022-03-02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1月浙江历史高考选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赵翼的《陔余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
A.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B.行省制度开始于金代
C.行省制度具有继承性D.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
2021-09-11更新 | 324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区划、职官、文书转运是考查地方治理的三大视角。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秦代开始设有御史负责监察皇帝
B.汉划十三州以司隶校尉管辖
C.唐宋刑狱监察呈现专职化的特点
D.明清以密折奏事制监察地方
9 . 下面哪种制度最可能被认为“皇权下的民主”(     
A.八股取士B.三省六部制C.王位继承制D.世卿世禄制
10 . 中书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中央机构。以下对于中书省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太史公司马迁曾任中书令 ②六部隶属于中书省
③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 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